赣州南康区总工会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构建权益保障机制以及引导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据中工网 - 工人日报消息,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总工会召开的“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南康区构建起党工共建的工作机制,这一机制犹如一张大网,将全区多达2.4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党工组织的服务范围之中。并且,一系列温暖这些新就业群体的服务也在持续开展,旨在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南康区总工会在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展方面始终坚守,精心织密护“新”发展的“保障网”。在新业态领域,针对关爱、维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短板之处、堵点所在、壁垒难题等,积极地进行弥补、疏通和破除。其中,推动人社等9个部门牵头建立起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联动机制,这一机制就像是一个坚实的护盾,保障着劳动者的权益。同时,工会牵头构建了“法院 + 工会 + 人社”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维权提供有力的支持。不仅如此,还建立了全区“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选树表彰工作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已经推荐评选出市区两级“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5人,并且这些优秀者会被优先向上推优评先。截至目前,该区新业态领域已经有2人成为人大代表、2人成为政协委员,还有3人荣获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南康区总工会在暖“新”服务方面也是持续发力。考虑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喝水热饭、车辆充电、休息等方面的需求,整合重点商圈楼宇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各类阵地资源,精心打造了78个“暖蜂驿站”,这些驿站如同温馨的港湾,覆盖了1.6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而且,积极唱响工会送互保、送清凉、送健康、送温暖、送文化等关爱品牌。筹集了60余万元资金,开展了30余场次的活动,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3000余人。另外,南康区总工会还充分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独特优势。像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他们对道路十分熟悉。于是,成立了一支由30余人组成的“先蜂”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这个队伍以点带面,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扮演好新时代服务站宣传员、食品监督员、安全防范夜巡员、交通疏导员等角色,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城市基层治理之中。
赣州南康区总工会通过构建党工共建机制,从织密权益保障网和提供暖“新”服务等多方面入手,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保障和服务,同时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在提升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社会融入感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