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方面的规划。通过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揭示了浙江将通过打造“五个新高地”、推进“3个+”的改革创新举措、抓好7项重点工作等内容来高规格、大力度地进行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同时也阐述了在文化与民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及其意义等。
中新网杭州2月26日消息(林波、曹丹),浙江打算高规格、大力气地谋划部署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这其中包含打造“五个新高地”、推进“3个+”的改革创新举措、抓好7项重点工作等诸多内容。2月26日,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在本省举办的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新闻发布会上表明了这一计划。
在《黑神话:悟空》人偶手办生产企业内部,展出的“天命人”吸引着参观者。(王刚 摄)
来颖杰称:“浙江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大省。”当下,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变为“好不好”“优不优”。“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里,怎样持续深入推进“八项工程”、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速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呢?
“5”“3”“7”,这三个数字就是浙江给出的“答案”。
所谓“5”,就是打造“五个新高地”。浙江确定了2027年、2030年、2035年这三个时间节点的目标。尤其到了2035年,浙江要成为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省域典范。
“3”指的是“文化 + 科技”“文化 + 旅游”“文化 + 民生”这“3个+”的改革创新举措。
从2024年的“悟空一棒”到2025年的“哪吒闹海”,这些充满创意与科技感的文化作品,不但展现了浙江文化产业的创新实力,也暗示着“文化+”有着无限的潜力。
在“文化 + 民生”方面,浙江将围绕“优质共享”,不断迭代提升品质文化生活圈,擦亮新时代“钱江浪花文化直通车”这个文化惠民品牌,深入推进“文艺赋美”工程,创新打造公共文化共同体,让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文化大餐”。
浙江下汤遗址考古现场。(曹丹 摄)
“7”意味着抓好“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赓续历史文脉”等7项重点工作。
浙江有着“万年上山、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这样厚重的历史,古迹遗存、文献典籍等文化资源更是多如繁星。
据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介绍,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本省将推进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实施非遗传承薪火行动、深化文化基因激活工程这三项重点工作。
特别是在深化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方面,2024年,浙江实施了“文澜重光”书阁一体项目,让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与文澜阁在数字沉浸场景下实现跨越时空的汇聚。未来,浙江还会推出更多的新项目、新场景,用文化基因的源头活水为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古韵焕新之路。
来颖杰表示,浙江作为“重要窗口”,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就是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先行探索道路,“这要求我们全方位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打造更多有影响力、传播力、辨识度和美誉度的文化标志性成果,通过浙江之窗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浙江为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提出了“5”“3”“7”相关的建设规划。其中“5”是打造“五个新高地”的目标规划,“3”是“3个+”的改革创新举措,“7”是7项重点工作。这些规划体现了浙江在满足民众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及国际文化传播等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进取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