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聚焦印度尼西亚曼达利卡经济特区,讲述它在政策扶持下从一个交通不便的小岛发展成为旅游胜地的历程,介绍其在推动就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同时也提及印尼整体经济特区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经济特区的积极意义等内容。
印度尼西亚近年来积极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推动区域发展,在旅游、制造、绿色能源等多领域收获了很棒的成果。经济特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完善以及新能源开发等多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而且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给印尼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力量。人民日报记者特意前往印尼的曼达利卡经济特区进行探访,想要探寻这里的发展奥秘。曼达利卡国际赛车场非常出名,因为它多次举办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在当地有一个小型水培温室,在这里参观者能够学习水培技术。
在曼达利卡儿童学习中心,当地社区的儿童正在接受免费的语言课程培训。
曼达利卡沙滩景色非常迷人,是当地有名的景点。以上这些图片都是由人民日报记者曹师韵拍摄的。政策大力扶持,让小岛变成旅游胜地。曼达利卡位于印尼龙目岛,总面积有1175公顷,这里森林茂密,有16公里长的美丽海岸线和白色沙滩。傍晚的时候,记者路过曼达利卡著名的地标 - 曼达利卡国际街道赛道。在夕阳的余晖下,引擎的轰鸣声不断回荡,有几辆赛车像疾风一样从赛道上飞驰而过。工作人员兰妮对记者说:“只要有摩托车赛事,这里就会变得超级热闹。”当地每年举办的世界摩托车锦标赛能够吸引10多万名观众。以前的曼达利卡可不是这样热闹的。虽然这里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交通极其不方便,之前只有一家酒店。2009年,印尼政府通过了《经济特区法》,正式开始建设经济特区。政府挑选了一些有着优势资源的区域,打造物流、制造、外贸、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活动中心。2014年,印尼政府把曼达利卡设为旅游经济特区,通过税收优惠、准入便利、流程简化等措施,积极吸引国内外的投资。2019年开始,印尼政府在这个地区建设了高速公路、酒店、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到现在已经开发的区域面积达到了709公顷。曼达利卡国际街道赛道在2021年4月完工,它的设计把现代化设施和印尼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在了一起,周围环绕着海滩景观,给车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赛车体验。自从建成之后,这里已经举办了多场国际赛事,不但提升了曼达利卡的国际知名度,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让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也繁荣起来。特区内还规划了文化嘉年华、冲浪区、高尔夫球场等活动区域,想要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旅游度假区。2024年前11个月,当地接待的游客数量超过了110万人次,接近2023年全年的两倍,其中48%是国际游客。曼达利卡的开发商、印尼国有旅游开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雷斯巴蒂对记者说:“曼达利卡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展现出作为旅游景点的巨大潜力。在未来5年,我们会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增加酒店数量、开通更多直飞航线等,继续提升曼达利卡的全球吸引力。”推动就业,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曼达利卡西区集市漫步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售卖特色手工艺品和热带水果的摊位,当地风味餐厅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品尝。工作人员安谷向记者介绍,很多手工艺品都是当地居民自己制作的,特区特意集中设置了相关摊位或者集市,“这一举措给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休闲购物场所,也推介了传统文化,为居民创收,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特区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就业。自从开发建设以来,曼达利卡已经创造了超过1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大约一半的工作岗位是提供给当地居民的。特区提供旅游业、农业技能和语言培训等内容,来帮助居民适应更多产业的发展,还推出了免费体检和“健康厨房”等计划。当地普拉布村的负责人拉鲁·维拉表示,特区建设给村里的很多居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特区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机遇。”离普拉布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绿意盎然的水培温室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温室主人瑞安在求学期间接触并掌握了蔬菜水培种植技术,于是决定开办这家小型水培温室。瑞安表示,游客的增加,让当地酒店和餐厅对优质食材的需求大大增加。他的水培蔬菜因为绿色健康、品质稳定,每天都能接到不少订单。记者注意到,这里的路灯和普通街灯不太一样。灯杆上方并排安装着一块块黑色长方形板,没有连接传统的电线,而是独立地伫立在道路两旁。带着疑问,记者向身旁的工作人员乌丁求证。乌丁解释说:“这是太阳能路灯,这里的酒店等建筑都使用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他介绍,曼达利卡采取了一系列绿色发展举措,包括保护当地生态和物种多样性、禁止取用地下水、推广循环利用产品、使用电动巴士等。“曼达利卡的开发严格遵循可持续旅游理念。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为生态旅游示范项目,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印尼国有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瓦胡尤对记者表示。大力建设,计划增加更多特区项目。印尼现在一共有24个经济特区,包括12个制造业特区、8个旅游业特区和4个服务业特区。早期的经济特区以工业发展为主,比如位于亚齐省的阿伦洛司马威经济特区,依托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造纸业。随着政策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印尼的经济特区布局从爪哇岛扩展到全国各地,产业逐渐朝着多元化和绿色方向发展,涵盖制造业、旅游业、技术开发、数字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去年10月,印尼政府设立了两个新的经济特区。其中,万丹国际教育、技术和健康经济特区有两个目标,一是将莫纳什大学运营为国际教育中心,重点利用数字技术从事教育和国际医疗服务;二是计划吸引100家初创企业,发展综合医疗及创意产业。巴淡岛国际健康旅游经济特区将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温泉疗养、瑜伽、健康体检、康复治疗等特色旅游服务,预计到2032年将吸引近7万亿印尼盾(1美元约合1.63万印尼盾)投资,并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经济特区政策对印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去年前三季度,印尼24个经济特区共吸引394家企业入驻,吸引新增投资242.5万亿印尼盾,创造15.1万个就业岗位。该政策还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印尼计划在未来4年新增7到9个经济特区,并提供更多激励措施以吸引投资。印尼经济统筹部部长艾尔朗加·哈尔塔托表示,多个亚洲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经济特区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现在正是充分利用印尼经济特区的最佳时机,以为印尼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作出重要贡献”。雷斯巴蒂表示,曼达利卡期待与更多中国企业合作,“未来一到两年,我们计划开发建设港口,挖掘曼达利卡的贸易潜力,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特区发展成果显著,以曼达利卡为例,在政策扶持下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区域发展成为旅游胜地,在旅游、就业、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印尼整体的经济特区建设在不断拓展和优化,有着积极的经济和社会带动效应,并且还在规划进一步发展,包括新增特区和吸引更多投资等,也期待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