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集团军某旅集约化组训:组合训、集智解,提升战斗力

第七十六集团军某旅推进集约化组训的相关情况,包括其如何将关联课目组合训、重点课题集智解,展现了该旅在训练模式创新方面的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

在春寒料峭之时,第76集团军某旅的野外训练场呈现出一片火热的训练景象。“1号目标点,在2号方位物左侧……”随着教练员下达指令,战士们立刻展开判定地形作业。有几名军士动作迅速,率先完成后,便马上跑向场地的另一片区域,投入图上量算作业。当这两个课目都顺利“通关”后,大家又被重新分组,紧接着参加按图行进训练。这正是该旅推进集约化组训走深走实,在组织识图用图相关课目训练时所带来的新变化。据现场指挥员介绍,为提高组训效率、整合训练资源,他们探索将一个主课目与多个关联课目组合起来进行训练,这种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基础训练的质效。

当漫步在该旅的训练场时,可以看到一个个主课目串联起多个关联课目,在不同的场地上同时展开,就像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训练“套餐”。例如,在自救与互救课目连贯考核之后,官兵们会立即登上救护车奔赴预定地域展开班排战术训练;当低姿匍匐、快速跃进等战术动作完成后,他们会马不停蹄地赶赴手榴弹投掷场;实弹射击与轻武器分解结合训练设置在同一场地,这样在完成武器分解结合后,无需转场就能直接投入实弹射击训练。

“要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就需要集约高效的训练资源保障。过去那种‘大编组、一锅煮’的组训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未来战场的需求了。”该旅领导表示。为了解决由于训练资源紧张而导致的“少数人练、部分人等、一群人看”等难题,他们积极创新组训模式,强化训练资源的统筹。从开始制订训练计划时,就将关联课目进行“打包”,采用“一主多辅”的方式统一成一个专题进行训练,并且在同一块场地练习,从而实现时间上的错峰安排,在训练效果上相互促进。为此,他们精心测算划分,尽可能地拉近主课目与辅课目的训练场地距离,以减少转场时所消耗的时间;同时实行“过关升级”制度,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关联课目组合顺序,以此激发官兵的参训热情。

在实弹射击训练场上,某连中士张嘉鹏满脸喜悦。他高兴的原因不仅是自己打出了优秀成绩,还在于他在此前的轻武器分解结合小竞赛中夺得了冠军。张嘉鹏说道:“围绕主课目训练,穿插组织辅课目的小竞赛和小比武,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训练效率,还能够缓解疲劳,让官兵们始终保持较高的专注度。”他认为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新的组合施训模式。

这种组合施训模式,不仅仅是关联课目的组合,还推动了组训施训人才的共享。为了确保训练质量,该旅打破参训人员的建制,选拔各专业的骨干担任教练员,进行集约配置使用,对重点课题集中智慧进行研究破解。

在侦察分队训练场上,数架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而盘旋,时而俯冲,一场便携式无人机操作训练正在进行。记者发现,其中有一项训练内容是战士背对训练场,按照要领操纵无人机飞行。正在组织训练的一级军士长殷鹏介绍说:“这是我们最近探索出来的一个新训法。”今年,该旅侦察分队增设了便携式无人机操作课目。在组合施训过程中,干部骨干围绕课目核心能力生成的难点问题展开攻关,摸索出了“背身训练法”,让操作手习惯通过屏幕而不是目视来操纵无人机,有效地提升了参训人员规避障碍的熟练程度,并且总结出一套目标观察记忆法,使无人机操作手判别目标大小、方位的准确率显著提升。

随着组合施训模式的不断推广,众多充满创新的训法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上,该旅针对10多个专业的重难点内容,编写训练教材、制作教学视频、规范考核标准,进一步推动基础训练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不久前,该旅组织阶段性摸底考核,官兵们精神饱满,表现出色,整体成绩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的提升。

本文总结了第七十六集团军某旅的集约化组训模式,包括关联课目组合训、重点课题集智解等方面。这种组训模式提高了训练效率、整合了训练资源、激发了官兵参训热情、推动了训法创新、提升了整体训练成绩,是一种适应现代军事需求的有效训练模式变革。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378.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