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2024年度“中大型纯电SUV”销冠车型智己LS6剧院版,包括其在舒适性、娱乐性、智能化等方面的升级,入门即满配且全系升舱不加价,还拥有极具吸引力的用户权益等内容。
在汽车市场的广袤星空中,有一颗耀眼的新星——智己LS6剧院版。你知道吗?每卖出6台中大型纯电SUV,就有1台是智己LS6呢!2024年2月26日,这款已经是销冠车型的智己LS6再次惊艳众人,满配再升舱,全系进阶为剧院版。这个全新的剧院版车型,就像是一个装满惊喜的魔法盒子。在它的基础配置方面,已经相当厉害啦,像前沿的灵蜥数字底盘与智慧四轮转向,这可是让驾驶充满乐趣和稳定感的法宝。还有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IM AD直觉智驾,这就像是给车子装上了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让驾驶变得轻松又安全。再加上那顶奢舒适的大五座设计,真的是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用户的极致体验。然而,它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进行了软硬件的大升级。智舱体验那可是全维焕新啊!最让人惊喜的是,这么大的升级,它全系升舱却不加价,5大版本限时权益价在21.99万 - 28.29万元之间,这个价格在20万级纯电SUV里,简直就是性价比之王。智己LS6剧院版的座舱,那就是一个移动的头等舱。空间又大又舒适,特别适合家庭使用,无论是带娃还是日常出行,都惬意无比。它的轴距达到了2,960mm,得房率超85%,再搭配意式轻奢的POPO Sofa座椅,就像是在车子里打造出了一个宽敞的“五座大平层”。在这里,身体可以自由舒展,就算是长途旅行,也不会觉得疲惫。而且,它的娱乐功能也是超棒的。“MPV级大彩电”IM MAX第二代智慧屏全系上车,这可是“升舱”的一大亮点哦。再结合LS6独有的“零重力、贵妃椅、大床房”三躺模式,就像是给空间施了魔法,让它可以变成百变空间。不管是坐着还是躺着,看电影都超级舒服,真正实现了“移动头等舱”的娱乐自由。它那同级最大的17.3英寸3K高清屏幕,再联动全车21个扬声器打造的WANOS 7.1.4全景声场,就像是把剧院搬到了车上,沉浸感十足。这个全能座舱,在带娃的时候就是神器,小宝贝可以在里面愉快玩耍;两个人的时候,又能变成浪漫的私享影院;露营的时候,还能自如切换成K歌房或者Switch游戏空间,快乐瞬间翻倍;要是遇到紧急会议,还能投屏进行移动办公呢,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在智能化体验方面,智己LS6剧院版也有大进化。智驾方面,端到端2.0智驾大模型即将上车,到时候就能实现ETC收费站自主通行这样高难度的场景了,而且在年内还将实现“车位到车位”的自主通行,这简直太酷了。智舱方面,智己和阿里旗下的斑马智行合作,共同打造“AI生态座舱”。这个座舱可是基于苹果同源AI引擎的强大技术底座,会有很多新奇的AI体验,对于果粉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用的智能车了。另外,超炫智舱还将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会有自定义语音唤醒词、方言语音等500多项功能和体验优化,这会给用户带来更加智能、灵活、个性化的智能出行体验。智己LS6剧院版作为一款满配SUV,全维体验真的是拉满了。它传承了销冠基因,入门就是满配。首创的灵蜥数字底盘、行业顶流的智驾智舱、最高配置的三电科技,还有那“十万台零自燃”的安全性能,所有这些都达到了极致。它是同级中唯一标配“灵蜥数字底盘”和只有百万豪车才有的“智慧四轮转向”科技选装的车型。这意味着,用户花二十万就能享受到百万级豪车的驾控质感,驾驶的时候开得爽,乘坐的时候也很舒服。在城市里驾驶的时候,就算车身接近5米长,开起来也像MINI一样灵巧,窄路调头一把就能过;在高速过弯或者路口急刹的时候,车身平稳,不会让人晕车。智驾方面,IM AD直觉智驾已经实现了“全国都好开,有空就能停”,让用户能够安心享受智驾的自由。在安全方面,智己车型自从交付以来,电池零自燃,就像是十万用户的“移动安全堡垒”,全方位守护驾乘人员的安全,让用户出行更加安心、放心。这款满配再升舱的智己LS6剧院版已经是同级最强的智能SUV了。在发布会上,智己汽车还特别有诚意地公布了很有吸引力的用户权益。如果在3月31日前锁单的话,可以用5,000元预付款兑换价值25,000元的购车现金抵扣券,这样就能直接享受21.99万 - 28.29万元的限时权益价,还能获得价值36,800元的IM AD无图城市NOA终身免费使用,同时还有“5年0息大额贷”的金融方案,这让购车毫无压力。现在,全新智己LS6剧院版已经开启大定了。从即日起,只要登录“IM智己”App或者小程序,下定及锁单,就可以把这个绝对超越期待的满配SUV开回家啦!
智己LS6剧院版是一款集多种优势于一身的车型,它在舒适性、娱乐性、智能化、性价比和安全性等方面表现出色,并且拥有诱人的用户权益,无论是对追求品质生活的家庭用户还是对智能汽车感兴趣的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