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基金直销限额调整:权益类产品销售回暖背景下的举措,大摩基金直销申购门槛调整:行业限购调整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摩根士丹利基金2月26日发布公告,自2月27日起调整个人投资者通过公司直销中心申购旗下基金最低金额限制的情况,包括取消部分基金的百万申购限制等内容,同时也提及今年以来不少基金公司重视直销渠道策略改进,有诸多公司推出让利或降低门槛举措,还谈到权益类产品销售回暖、债基遇冷以及资本市场围绕科技股的价值挖掘等相关情况。

2月26日,摩根士丹利基金公司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从2月27日开始,要对个人投资者通过公司直销中心申购旗下基金的最低金额限制进行调整。在这一调整方案里,有一个重大改变就是,除了“摩根士丹利基础行业证券投资基金”之外,针对个人投资者通过公司直销中心首次申购旗下基金,原来单笔最低100万元(含)的金额限制被取消了。不过呢,这还是会受到相关基金单笔最低申购金额的限制。另外,从2月27日起,对于个人投资者通过公司直销中心首次申购摩根士丹利基础行业证券投资基金的情况,原来单笔最低1万元(含)的金额限制也被取消了,同样受该基金单笔最低申购金额的限制。其实,在今年,已经有很多基金公司开始调整限购方案了。它们特别针对直销渠道的部分基金,甚至是所有基金,进行了限购的“松绑”操作。就拿大摩基金来说,它的百万直销限购政策现在“松绑”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购买基金的时候,大家普遍会选择传统银行或者第三方销售渠道。为什么呢?因为直销渠道的参与和办理难度比较大,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就比较弱。2月26日,有业内人士和《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交流的时候提到,目前直销渠道办理起来困难重重,而且很少有像第三方那样的费率优惠,所以通过直销渠道购买基金这种方式比较小众。而且,当基金公司本身覆盖直销的人力资源有限的时候,提高上限可以限制一些参与的投资人,同时也能把客户引流到其他渠道。现在相关限制取消了,这就意味着想要通过直销渠道购买基金的投资人意愿增强了。除了大摩基金,还有其他基金公司也在调整限购方案。比如兴全基金在2月26日发布公告,决定自3月1日起,让投资者通过公司网上直销系统开展对部分产品的申购享受优惠活动。像凯石基金、中泰资管、嘉实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也都宣布了相关的直销优惠政策。再看看今年基金销售的情况,随着A股行情的回暖,公募基金的销售也有了起色。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权益类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相反,债券型基金的销售却遇冷了。而且各家基金公司在销售策略上也在调整,这样一来,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增量资金。根据Wind统计,按照基金成立日来统计的话,临近2月底,年内新成立的基金发行总额已经达到1225.52亿份,这就意味着有超过1225亿元的增量资金即将进入市场。在这些新成立的基金里,债券型基金的数量比以前少了,权益类产品成为了主角。2月份以来,在公募发行份额的统计中,按照募集截止日统计份额的话,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FOF)录得了60.01亿份,排名最高。而且在这个月内成立的34只基金当中(统计初始基金),只有4只是债券型基金。另外,在已有的基金募集期调整公告里,延长募集期或者延长定开产品开放期的普遍都是债券型基金。有分析指出,权益市场持续回暖,A股、港股的优质资产配置价值凸显,公募基金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值得关注的是,科技依然是很多基金的主题方向,当下资本市场正在围绕科技股进行多角度的价值挖掘。景顺长城科技军团农冰立表示,DeepSeek的进步让端侧和应用类推广的成本和路径有更多的模式,国内的基础模型落地的速度会显著加快。他很看好AI在端侧和应用类的爆发,看好消费电子、云计算和推理算力相关标的。长城久鑫基金经理余欢认为,2025年可能是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的元年,这个行业现在处于从0到1的商业化前夜阶段,中国制造的深层优势正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本文总结了摩根士丹利基金调整直销申购限额的情况,包括具体的调整内容,这一调整是基金公司在直销渠道策略改进中的一部分,今年已有不少基金公司进行类似操作。同时也阐述了权益类产品和债券型基金销售的不同态势以及市场资金情况,还提及科技主题在基金中的重要性和相关人士对科技发展方向的观点。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236.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