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开放情况展开,以车厘子价格变得亲民这一现象为切入点,讲述了中国在进口方面的积极成果。同时还提到了中国在出入境政策优化后外国游客增多的情况,以及中国文化和产品出海的现象,展现中国开放格局下的多方面成果,最后提及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引发外界对全国两会“开放中国”未来图景的期待。
中国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那就是“车厘子自由”。这一说法的背后,其实反映了车厘子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和价格情况。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期间,许多民众都察觉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曾经作为“年货顶流”的车厘子,其价格已经变得越来越亲民了。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有一位从事水果生意达十几年之久的张志广。他深有感触地说:“今年的价格真的是降下来了,春节期间卖得最好的就是车厘子。”在他的店里,那些畅销的车厘子,大部分都来自南美洲的智利。这个与中国直线距离将近两万公里的国家,其车厘子超九成都销往中国,而中国也连续7年成为智利车厘子的最大出口国。近年来,中国不断在进口方面做出积极努力。持续优化进口政策,在通关方面不断提升便利程度,并且想方设法降低运输成本。正是因为这些举措,越来越多来自全球的优质商品,就像车厘子一样,跨越千山万水,走进中国普通百姓的家中。一颗小小的车厘子,它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实际上就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幅宏大图景的一个小小缩影。在中国“开放中国”的这幅宏大画卷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全球的优质商品竞相角逐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从而形成的商贸繁荣景象,还能看到大量的人员往来热潮。就比如说,现在中国已经对50多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并且针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在境内停留的时间延长到了240小时。在2024年的时候,全国各个口岸免签入境的外国人数量高达2011.5万人次,与上一年相比上升了112.3%。到了今年,来中国过春节的外国游客数量较2024年增长了150%,这个数字创下了新的高度。“China Travel”(中国之旅)的火爆,带动了中外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也促使更多的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看见中国”逐渐转变为“爱上中国”。当然了,在“开放中国”的这幅图景里,除了有“我家大门常打开”这种积极的“引进来”的姿态,还有中国的潮流走向世界、在海外成功出圈的“走出去”的精彩表现。就拿近期的事情来说,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外的上映,这部在中国就屡屡打破影史纪录的动画电影,在海外也是大获成功,成功地出了海,而且确实是在海外市场“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其在海外的讨论热度一点也不比去年火爆的《黑神话:悟空》低。而且不仅仅是中国的影视剧和网络游戏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收获了大量的粉丝,来自中国的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甚至机器人等产品也在海外市场热销。这些产品就像是一扇扇崭新的窗口,让世界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开放,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的标志。这些年来,从大的方面来看,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样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从小的方面来看,像一款性能优越、可以免费商用的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开放的中国一直在不断地诠释着“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样一种普惠共赢的逻辑。当今的世界,局势变幻莫测,矛盾交织。有些国家忙于搞“脱钩断链”,奉行本国优先的政策,而也有一些国家为了同舟共济、命运与共在积极地努力奔走。近期,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长引用了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名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一个充满自信、积极开放的中国,从根本上来说,是在为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提供最大的确定性。去年,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要坚持对外开放这个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来促进改革,依托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提升开放能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即将开幕的全国两会,这是世界观察中国、深入读懂中国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外界都在期待着,“开放中国”未来的图景将会如何被勾勒。
本文总结了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的诸多成果,从车厘子价格亲民反映的进口成果,到出入境政策带来的外国游客增长,再到中国文化和产品的出海现象,展现中国在对外开放进程中的积极作为。同时也提到了中国在国际局势中的角色,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引出对全国两会“开放中国”图景的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