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完钻的相关情况,包括该井完钻的重大意义、钻探过程中面临的重重困难,以及王春生团队在其中的卓越表现和创下的多项纪录等内容。
工人日报 - 中工网记者王冬梅报道,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于日前在地下10910米处成功完钻,这一成果意义非凡,使得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是我国在继“深空”“深海”之后,于“深地”领域斩获的又一伟大成果。深地塔科1井井长王春生及其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克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让世界深井领域出现了崭新的“中国深度”。
“10910这个数字,从此就成为我们心中最爱的数字,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间!”2月21日,塔里木油田首席专家、深地塔科1井井长王春生在电话中向记者说道。这个数字不仅仅是深地塔科1井的完钻深度,它还承载着众多石油人的梦想与执着,更蕴含着无数被克服的艰难困苦。
2月20日,中国石油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告,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胜利完钻。当天,王春生正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深地塔科1井现场,与团队成员商讨接下来的工作。他们站在凛冽的寒风之中,手指被冻得僵硬,飞扬的沙尘沾满了他们红色的工装。
前所未有的高标准、高要求、高强度
2023年5月30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寂静被钻机的轰鸣声打破。由中国制造的全球首台12000米钻机在这片沙漠中高高耸立,我国首口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正式开钻。自此之后,井长王春生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为38岁、共49人的专业团队,在这里度过了700多个日日夜夜,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具备万米钻探能力的国家。
“打这么深的井,出问题很正常,出了问题解决就好,有啥好紧张的。”一位井队里经验丰富的员工原本这么想,然而到了深地塔科1井之后,他的想法彻底转变了。他说:“深地塔科1井的工作有着许多从未见过的高标准、高要求、高强度。井长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还要做到‘精益求精、又好又快、好上加好’。”
如此严苛的高标准、高要求,促使每个专业、每个岗位的人员都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岩屑是地质技术人员了解地层的重要依据。按照常规做法,捞岩屑时每一米进尺捞取两包就可以了。但在深地塔科1井,却是全部捞取,技术人员会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
在常规井上,地质总监每天查看一两遍岩屑即可。但在深地塔科1井,勘探事业部台盆区勘探项目部地质总监邓毅每天要看三五遍岩屑,在关键层位查看得更为细致。原本地质人员上钻台不需要拿图纸,然而在深地塔科1井,邓毅经常抱着一卷卷剖面图登上钻台,随时为工程人员解析“井下迷宫的秘密”。
清洗井钻工具在井队是一项常规且简单的工作,可是深地塔科1井的井钻工具清洗精细程度,被一位见多识广的专家评价为“应该是中石油之最”。其清洗必须经过四道关卡:蒸汽清洗、压缩空气吹扫、大布擦拭、涂抹丝扣油。
该井井钻工具技术现场负责人卢强解释说:“万米深的深井,井钻工具要承受几百吨的重量,一个小小的细节疏忽就可能导致钢铁钻具损坏。特别是钻具的螺纹部分,大家清洗得要比自己的脸还干净。”
承受着心脏骤停般的压力
一深带来万难。
当钻至地下9600米时,深地塔科1井正式进入“无人区”,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每一次钻头下潜,都是石油人在探索未知领域,他们多次陷入绝境,又一次次成功突围。“真的是遇到了从未见过的困难,承受着心脏快骤停的压力。”王春生感叹道。
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完钻的过程可谓是曲折坎坷,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在即将突破万米的关键时刻。2024年2月17日,井场上彩旗飘扬。按照钻速,这口井第二天就要突破万米大关。
然而,就在距离万米仅剩下23米的时候,一声巨响打破了井场的喜悦氛围——钻具突然断裂,重达290吨的下部钻具垂直坠落,楔入到9977米的地层深处。刹那间,原本欢天喜地的井场变成了抢险现场。
“完了,出大事了!”井场上的每个人都心头一紧。更糟糕的是,南疆地区十年不遇的特大沙尘暴也在这个时候来袭。狂风呼啸,飞沙走石,井场上昏天黑地。勘探事业部台盆区勘探项目部主任吕晓钢回忆说:“那天真是倒霉透顶!钻具断落就已经够糟心了,还偏偏遇上沙尘暴。”平时半分钟就能跑上钻台的楼梯,那天吕晓钢在风沙中摸索了将近10分钟才爬上去。
经过日夜奋战,断裂的钻具终于被接通。可是,更大的挑战又接踵而至:井下钻具的水眼堵塞,钻头也被卡住。水眼不通畅,就无法解除卡钻;卡钻问题不解决,井就无法继续往下钻探。
情况万分危急。
“你们的钻井液到底行不行?”在指挥中心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钻井液技术现场负责人尹达身上。尹达镇定自若地拿出一堆实验数据。从钻具断落的第一天起,他就带领团队每天模拟井下情况,时刻掌握钻井液的变化。
最终,一个“刚柔结合”的解堵方案形成:钻井液为柔,震击器为刚。两者相互配合,为深地塔科1井开辟出一条生路。
终于,静止多日的泵压表缓缓转动起来。深地塔科1井又重新恢复生机。
可以炫耀一辈子的荣耀
在钻探过程中,王春生带领的团队创下了五项纪录:全球尾管固井最深、全球电缆成像测井最深、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亚洲直井钻探最深、亚洲陆上取心最深。特别是在万米以下,团队首次实现“地质 - 工程一体化”的精准控制,成功攻克了井壁失稳、恶性井漏等世界级难题。
“从地表到5500米用了50多天,但是从10000米到10910米的‘最后一公里’,却花费了300多天。每深入一米,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王春生回忆这段历程时,感慨地说:“每向下钻进一米,都是在挑战技术的极限。我们一次次陷入绝境,又一次次成功突围。”
12001钻井队副司钻何建涛原本是另一支井队的正司钻。他明知12001队的正司钻已经满员,自己去了只能担任副司钻,但他还是积极前往。有人问他为什么愿意“吃亏”,何建涛毫不犹豫地回答:“吃亏?我赚大了!我可是中国首口万米深井的司钻之一,这可是可以让我炫耀一辈子的事情!”
2月22日,寒风凛冽之中,王春生和团队成员在井场合影留念。背后是雄伟耸立的钻塔,脚下是10910米的“中国深度”。但他们心里清楚,这绝不是终点。岩芯分析、试油测试、装备升级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深度达12000米的钻探计划也已经被提上日程。
深地塔科1井完钻这一重大事件。阐述了其完钻深度在亚洲和世界的排名,展现出我国在“深地”领域的进步。详细描述了钻探过程中的高要求、面临的巨大困难如钻具断裂、沙尘暴、卡钻等,以及王春生团队在其中的努力、创下的纪录和他们积极进取、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这一事件彰显了我国石油钻探技术的实力和石油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