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日常饮水相关的诸多疑问展开阐述。从“每天8杯水”是否科学,到每天应喝多少水才健康,科学补水要参考的量,饮水间隔与每次饮水量的科学方式,喝水太多是否会“水中毒”,吃饭时能否喝水,含糖饮料补水效果,千滚水和隔夜水是否致癌,以及晨起喝哪种水等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答。
生活中,喝水是每日必做之事,“每天8杯水”曾被奉为饮水的准则,可近年来也被指为伪科学。那这背后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实际上,8杯水有一定科学依据,只是不够严谨,如果把杯子容量定义在200 - 250毫升这个范围就更科学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我国成人饮水量中位数为1488毫升,男性为1679毫升,女性为1370毫升。在温和气候和轻体力活动水平下,成年男性每天喝1.7升,成年女性每天喝1.5升,按一杯200 - 250毫升算,大致就是8杯水。科学补水需要参考一定的量,简单的公式是:人每天需要的水量 = 代谢消耗的水 + 排泄(呼吸、出汗、尿液、粪便)出去的水。从理论上讲,每消耗1000卡能量,需要1 - 1.5毫升水,普通成年人日常能量约2000千卡,那所需水分就在2000 - 3000毫升。那多久喝一次水,一次喝多少比较科学呢?很多人觉得口渴再喝水就行,其实口渴时身体已经在费力调节缺水状态,尿液渗透压已升高。所以建议主动规律饮水,比如每隔两小时喝一杯200多毫升的水。有人担心喝水太多会“水中毒”,确实有这种可能,但极少发生。比如炎热夏季跑马拉松后大量单纯补水而不补充电解质时可能会水中毒。而且单次大量喝水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肾功能不全者要注意,运动员或高温作业者建议分次饮用含电解质的水,过量饮水易诱发电解质紊乱。吃饭时不能喝水这种说法准确吗?其实这是谣言,吃饭时吃的蔬菜、汤类本身就含水,正常喝水量不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吸收。有些人爱喝含糖饮料,但含糖饮料并不补水。科学研究表明,喝水能调节机体水合状态,而含糖饮料对水合状态有负面影响,会增加脱水风险。千滚水、隔夜水致癌吗?其实不会。大家主要担心亚硝酸盐含量,虽然随着煮沸次数增加和放置时间延长,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但增加量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大风险。不过,长时间放置被污染的水会对人体有危害。另外,开水很烫时不要喝,饮用过热饮料会损伤食管黏膜,长期可能导致黏膜细胞异常增生,甚至发展成癌症。晨起喝哪种水呢?不推荐喝淡盐水,因为我国居民盐摄入量已远超5克限制。蜂蜜水对特殊生理阶段人群、胃肠道功能弱者、部分老年人和一岁以内小宝宝也不推荐晨起饮用。
本文总结了人们日常饮水方面的多个常见问题,从饮水量、饮水时机、不同类型水(如千滚水、隔夜水、含糖饮料)的安全性,以及晨起饮水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纠正了一些常见的饮水误区,为人们健康饮水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