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忻州经济开发区的转型综改情况进行阐述,包括其工作思路、各产业发展现状、保障生产要素、创新驱动创业等多方面内容,展示开发区在转型综改道路上的努力与成果。
在忻州经济开发区,有着“数据流量谷”这样充满潜力的存在。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加快推动转型综改
忻州经济开发区实施“1235”工作总思路,志在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以强化产业链建设、推动太忻经济一体化纵深推进为两大支撑。在产业打造方面,着力于加快打造光伏、煤化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并且以党建引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营商环境这五条重要路径,全力以赴构建产业优、创新强、环境美、营商好的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
这里还有智创城NO.9,它见证着开发区的发展活力。
在光伏产业方面,其发展可谓强势起步。规划建设了占地1386亩的光伏产业园,一道新能源成为“链主”企业,像沐邦高科等众多企业被吸引至此。围绕构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这里谋划储备了10个产业链项目,如光伏组件、光伏电站、光伏玻璃等,总投资达185亿元,目标是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其中,总投资60亿元的一道新能源14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已经投产运营;总投资40亿元的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16GW·N型单晶硅拉棒项目已实现主要设备进场安装;总投资1.8亿元的中颖硅基材料高纯石英砂制品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新材料产业园 - 先通电力也是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材料产业在这里已初具雏形。围绕“原材料加工 - 零部件加工 - 材料 - 新产品”链条进行规划建设,其占地面积243亩,主要布局发展新型电力装备、环保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入园的8个项目中,方捷钢结构、云中建材等6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目前,山西新能汇通双碳产业园项目完成了5万吨产能的厂房建设、部分设备安装、办公楼和宿舍装修;徐工纯电装载机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升级改造,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投入试生产。
半导体产业园中科晶电公司生产线也在开发区内发挥着积极作用。
保障生产发展要素 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忻州经济开发区在保障生产发展要素方面坚实有力。九原110kV变电站、蒸汽燃气管网等基础性工程正在加速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已经完成选址,进入可研审批环节。开发区申请到位地方专项债券资金5.7亿元,向企业发放各类奖补资金近700万元,居然之家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6户,在全市位居前列,这使得投资创业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有力提升。
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16GW·N型单晶硅拉棒项目也是开发区发展的一个亮点。
深化创新驱动创业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忻州经济开发区做出了诸多努力。一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积极落实科技扶持相关政策,通过推荐,山西智创城NO.9和太忻数据流量谷通过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证,双双荣获2024年度“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同时,太忻数据流量谷还被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局授予“2024年度省级中小企业园”。二是推动产业研合作。依托忻州市“科创驿站”中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等省内外6所高校的优势科研机构、33个创新团队和200余名创新人才,一方面与太原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技术联合攻关、产品研发、共建共享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开展全域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企业孵化、产业化试点;另一方面,借助区内企业有研金属复材(忻州)有限公司,对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忻州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也是其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
在强化科技企业引育方面,开发区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合作共建园区招商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并且将招商引资与科技成果招引有机结合,形成招商信息库。依托头部企业引入创新能力突出、产业链协作紧密的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5年1月7日,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企业赛拉弗电力总投资10亿元建设的“燃料电池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忻州经济开发区,这是忻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又一典型范例。
展望2025年,忻州经济开发区将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深入谋划储备项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深入实施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强数字化转型建设,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从而为推动“1 + 11”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本文总结了忻州经济开发区在转型综改过程中的多方面成果,包括明确的工作思路、各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生产要素的保障、创新驱动创业等方面的努力。这些努力将为其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太忻经济一体化纵深发展以及构建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