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在涵养西部人才发展“生态圈”方面的诸多举措与成果。通过介绍像张智锋这样的人才在宁夏创业发展的事例,展现宁夏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阐述宁夏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给予培养经费扶持等方面的政策与成果,还提及北方民族大学为西部地区提供人才支撑,包括鼓励学生投身西部建设、选送毕业生赴边疆基层乡镇工作等内容。
《涵养西部人才发展“生态圈”:宁夏的积极作为》
在宁夏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个个怀揣梦想的人才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像张智锋这样的人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拥有灵武市青年岗位能手、银川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拔尖人才等众多荣誉,一本本证书如同他在宁夏创业的勋章,铭刻着他奋斗的足迹。
2011年,作为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的人才,张智锋被引进到银川灵武市。他怀揣着建功西部、创新发展的理念,以公司化运作的方式开启了创业之旅。经过不懈努力,如今他已经成为正高级工程师。他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真是无比幸运。”并且他坚定地表示,将扎根西部、建设西部,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近年来,宁夏在人才发展方面不断探索,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才聚宁夏1134行动”。宁夏聚焦当地的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的用人需求,从2016年开始实施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这个项目每年选拔大约100名人才,培养周期为5年。截至2024年,已经选拔了9批共1163名人才,其中培养期满的有479人,张智锋就是这些人才中的杰出代表。如今,这些被培养的人才大多数已经成长为业务骨干,在单位的科研、技术研发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成为主力军。
宁夏不仅在政策上全面释放红利,还拿出“真金白银”来扶持人才培养。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刘涛介绍,在培养经费的拨付上,从最初的按照3个层次分别拨付10万元、5万元、3万元,提升到最终不分层次拨付经费。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青年拔尖人才科研经费保障方面的难题,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宁夏在涵养自身人才发展“生态圈”的同时,还积极努力为其他西部地区提供人才支撑。近10年来,位于银川市的北方民族大学发挥着重要的人才输出作用。有近3万名学子背起行囊,投身到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当中,这一数字占该校毕业生总数的56%。
招录优秀高校毕业生赴边疆基层乡镇工作,这对于提高当地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北方民族大学积极响应,专门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并且将此项工作纳入各学院“一把手”工程。同时,学校还制定出台了《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奖励办法》,对那些“支边”的毕业生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奖励。
从2015年到2024年,北方民族大学累计向西藏那曲、林芝和新疆阿克苏等地选送毕业生194人。这些毕业生带着踏实、坚韧、执着、自信的“骆驼精神”,在边疆地区成为“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的优秀人才。北方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俊杰表示,学校将植根宁夏、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培养和激励广大学生报效祖国、建功西部。
宁夏通过一系列措施涵养西部人才发展“生态圈”。从体制机制改革到经费扶持,从本地人才培养到为西部其他地区输出人才,宁夏在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无论是像张智锋这样的人才在宁夏的成长,还是北方民族大学为西部建设输送人才,都体现了宁夏在涵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探索与贡献,为西部人才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