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协同布局新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11载:第三产业比重近七成的背后

本文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的成果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协同布局、资源要素流动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

新华社于2月21日发布消息称,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经11年的时光,这三地共同交上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厚重的成绩单。从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取的消息可知,在过去的11年里,京津冀区域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如同跨上了一级又一级的台阶,总共跨越了6个万亿元的台阶。到了2024年的时候,该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1.5万亿元。如果按照现价来计算的话,这个数字是2013年的2.1倍,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增长幅度。

京津冀这片广袤的地区,面积达到了21.6万平方公里,这里人口众多,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1亿。这里的地缘关系十分紧密,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很亲近,在地域上本就为一体,文化更是一脉相承。三地之间的渊源极为深厚,相互之间的交往也是非常和谐融洽的。产业协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里属于重点的领域之一。目前,京津冀地区把目光聚焦在机器人、氢能等重要的产业链上,抓紧时间推进“六链五群”这种产业协同的布局,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在产业协同过程中所出现的那些“堵点”以及“卡点”的问题。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样一个大的基础之上,京津冀三地之间的资源要素开始加速流动起来。就拿2024年来说,这一年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834.7亿元,和之前相比,同比增长了12.7%,这一数据充分体现出三地之间资源要素流动的加速态势。

在协同发展的引领带动之下,京津冀这三个地方持续不断地加大创新方面的投入,其产业结构也在持续地进行优化。到了2024年的时候,京津冀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七成,和2013年相比,提高了10.8个百分点。从服务业这个角度来看,2024年京津冀区域实现的服务业增加值接近8万亿元。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区域地区生产总值里所占的比重,相较于2013年,分别提高了2.1个和7.0个百分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成果显著,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产业协同不断推进,资源要素加速流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这些成果都为京津冀地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987.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