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在稳外资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包括《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公布,其从多个方面提出20项举措,并且后续还将出台若干配套政策形成“1+N”的政策“组合拳”,在解决外企关切问题、让外企更好分享中国机遇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消息(记者李春晖)外商投资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到了2025年,我国将会进一步加大稳外资的力度。
在19日的时候,《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公布。这一方案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升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这四个方面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多达20项的举措。
商务部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各个部门还会积极推动出台与之相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从而形成一套“1+N”的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切实解决外资企业的关切问题
此次的《行动方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重点在于解决外资企业的期望与需求。
为了制定《行动方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外资圆桌会议、外资企业服务专班、投诉机制等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外资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和诉求。这就使得“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成为了《行动方案》的一个显著特点。
《行动方案》提出,要把更多的外资项目纳入到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之中;尽快确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标准;优化药品带量采购;继续稳妥地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的范围;有针对性地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提升外资企业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像与人员跨境往来相关的签证便利、航班便利等方面,是之前外资企业呼声最高的诉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这样表示。面对外资企业的关切,非经济部门应该与经济部门协同合作,共同为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创造便利的条件。
更好地让外资企业分享中国机遇
《行动方案》释放出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并且促使相关的开放举措加速落地实施。
例如,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加快速度、加大力度;进一步削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在自贸试验区持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与此同时,《行动方案》积极部署外商投资促进工作,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大的投资机遇和投资空间。
其中包括:精心设计并实施“投资中国”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与有关国家的双边投资促进工作组机制的作用;中央与地方协同联动开展境外投资促进活动;优化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相关规定;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等举措。
以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的相关举措为例,张燕生解释说,中国经济在一段时间以来面临着需求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一些行业出现严重的“内卷”现象,其中不乏朝阳产业和优质资产。通过并购的方式,可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改善行业的生态环境。而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可以让外资企业更加便利地在华实施并购投资,从而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
若干配套文件将会出台
在20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透露,在《行动方案》之后,下一步各个部门还会推动出台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从而形成“1+N”的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例如《行动方案》中提到的“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削减清单事项”、“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制定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的政策文件”、“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等等,都将由后续的配套政策来明确具体的细则。
按照文件的要求,《行动方案》的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会在2025年底前落地生效,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
张燕生表示,2025年稳外资的关键在于落实。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到县,各级政府都要达成共识,提升治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2025年我国的稳外资行动方案从多方面提出举措以解决外企关切并让其分享中国机遇,后续配套政策也将跟进,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体现了我国稳外资的决心,而关键在于各级政府要落实相关工作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