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考古的部分新发现,包括周原遗址的新成果以及景德镇制瓷业相关情况,这些考古发现有望解开一些历史谜团。
自200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都会公布年度重大考古成果。在“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之中,有三项发现可能会为一些历史谜团找到答案。
根据历史记载,在3000多年前,为了躲避西方族众的侵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移到岐山。位于陕西宝鸡市岐山、扶风两县之间的周原遗址,被视作古公亶父迁到岐山之后周人的活动中心区域。
一直到2024年,考古队进一步确定周原遗址存在宫城、小城和大城这三座西周城垣。如此庞大的规模,足以显示出周原遗址的都邑地位。特别是在宫城东南门西侧的壕沟内,发现了204片卜甲、卜骨残片,初步能够辨识出180余字的刻辞,这是西周甲骨文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这片卜甲上刻有月相名“朏”,这在西周出土文献中是首次发现。还有部分甲骨刻有“王呼并召”等文字,这是反映西周天子与诸侯关系的珍贵记载。带有“秦人”二字的刻辞,是到目前为止对秦的最早记载。这些甲骨文涉及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军事战争等多个方面,对于解开西周众多历史谜题有着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在景德镇方面,要厘清元明清制瓷业的发展脉络。
本文总结了2024年中国考古在周原遗址和景德镇制瓷业方面的新发现,周原遗址的甲骨文发现有助于解开西周历史谜题,而景德镇制瓷业则需要厘清其元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这些考古发现都是中国考古成果中的重要部分。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