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依居民需求打造社区体育设施

潮州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何秀珍提出建设适合居民需求的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议,包括细化设施类型、差异化配置、优化空间布局以及加强器材监管维护等内容,还提及倡导体育专业人士下沉基层与学校等相关举措。

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进程中,社区体育设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关键所在。在潮州市两会期间,潮州市人大代表何秀珍带来了一份意义非凡的《建设适合居民需求的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议》。

何秀珍代表深刻认识到,当前的社区体育设施在类型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她指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社区体育设施仅仅分为室外活动场地、老年活动场地、室内体育设施这三项,这样的分类方式实在是过于粗糙。

潮州:依居民需求打造社区体育设施

基于此,她提出潮州应当对社区体育设施类型进行细致的划分。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要面向全体健身人群。在设施配置方面,除了保留适合中老年健身的器材之外,还应当配备针对中青年锻炼核心力量、上下肢肌肉力量、肩胸肌肉力量的健身房类型的健身器材。

不仅如此,何秀珍代表还强调,在上述的要求基础之上,需要根据社区的类型以及居民的需求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她表示,在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社区内居民的特征和需求,从而实现社区体育设施的差异化配置。例如,在儿童青少年比例较多的社区,就应该把增加儿童户外活动设施纳入考量范围,多设置适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的场地,像是增加室内外儿童游乐场、简易球类运动场的数量等。

潮州:依居民需求打造社区体育设施

关于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问题,何秀珍代表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认为,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选址至关重要,要以步行为主进行考量,充分考虑适宜的服务半径和舒适的步行环境,进而为居民营造一个便捷、舒适、优美的运动环境。毕竟,婴幼儿、中青年人、老年人经常使用的设施各有不同,而且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对于可接受的步行时间也存在差异。所以,要结合设施类型进行多层次的配置。

具体来说,她建议将0 - 3岁婴幼儿、身体条件较差的老年人常用的社区体育活动设施放置在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内;把4 - 6岁学龄前儿童、7 - 12岁小学生、50 - 65岁中年人以及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常用社区体育活动设施放置在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内;而12 - 17岁中学生、18 - 35岁中青年人、36 - 49岁中年人常用的社区体育活动设施则放置在居住区十五分钟生活圈内。

另外,何秀珍代表还提到,潮州应该积极推动体育专业人士深入基层和学校,并且为市民群众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些指导员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盈利,而是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一系列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像传授健身技巧、组织健身活动以及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通过这些举措,不断地激发民众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从而营造出全民主动健身的新风尚。

本文总结了潮州市人大代表何秀珍关于建设适合居民需求的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议,包括细化设施类型、差异化配置、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器材监管维护以及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内容,这些建议有助于提升潮州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水平,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风尚的形成。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928.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