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十四五”期间农村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成果丰硕,山东“十四五”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显著:治理率大幅提升

“十四五”以来山东省在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治理的行政村数量、治理率的提高情况,以及消除的农村黑臭水体数量,同时介绍了治理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还有2024年探索的治理资源化利用模式及其带来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新华社济南2月19日电消息,“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山东省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成果卓著。据悉,山东省累计完成了多达2.37万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这一成果使得治理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与“十三五”末相比,从当时的31.7%攀升到了67%。这一数据是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9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取到的。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这两项工作可是关系到群众生活幸福与否的重要民生工程,同时也是构建美丽乡村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自“十四五”以来,山东省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直观地体现在农村环境的改善上,多达1428处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被消除。那些已经完成污水治理的村庄,以往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等脏乱差的现象基本上不复存在了。这一改变,使得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不断地增强。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侯翠荣提到,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山东省村庄数量众多,各个区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过,山东省积极应对,连续4年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到重点民生实事当中。并且集中力量优先对一些重点区域进行治理,例如黄河干流、大汶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等。另外,对于中心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等5类重点村庄的治理比例达到了78%。

到了2024年,山东省在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又有了新的探索与创新,那就是多种治理资源化利用模式。这种模式推动了生活污水从单纯的“治理”迈向“利用”的转变。在这一年里,新增加的清洁水源超过了8000万吨。这些清洁水源被合理利用起来,用于村庄的绿化工作、道路的降尘处理,还可以灌溉附近的果园、林地以及农田,从而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本文总结了“十四五”以来山东省在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上的成果,如治理率提升、黑臭水体消除等,阐述了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举措,以及2024年治理模式转变带来的效益,体现了山东省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积极作为的态度和取得的显著成绩。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457.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