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时隔十五年再度启动赴港上市计划。介绍了该计划公告后的股价反应、市场传闻及公司的辟谣,回顾了三一重工此前境外上市尝试的失败经历,阐述了此次赴港上市的原因主要是满足全球化战略需求。同时提到公司海外市场发展情况、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以及面临的盈利能力挑战等内容。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工程机械领域的千亿龙头三一重工(600031.SH),在间隔了漫长的十五年之后,又一次开启了赴港上市的计划。
在2月18日盘后,三一重工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且打算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这一公告发布之后,到了2月19日,三一重工的股价收于17.45元/股,涨幅达到了2.41%。
市场上有传闻称,三一重工预计在港股募资15亿美元,而且已经聘请了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中信证券来为其H股的上市保驾护航。然而,在2月19日,三一重工证券部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个传闻是不准确的。在赴港上市的初始启动阶段,根本没有办法确定募资金额。只有到了后期,比如说取得备案批文之后,才有可能确定发行的金额。并且截至目前,公司虽然和一些保荐机构有过接触,但并没有确定到底选择哪一家。
三一重工对境外融资的需求十分迫切。早在2010年的时候,三一重工就已经启动过H股的上市计划,想要达成A + H的双轮驱动模式;到了2014年,三一重工再次计划分拆全资子公司三一重机(中国)有限公司前往香港上市,但可惜的是,这两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对于再次启动赴港上市这件事,公告给出的说法是,这是为了深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强化与境外资本市场的对接,从而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以及规范化水平。在2月19日,上述工作人员也表示,赴港上市主要还是为了满足全球化战略的需要。自从2018年之后,公司在全球化方面取得了突破,如今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了60%以上。
这位工作人员还提到:“公司一直都在谋求境外上市。从当下的国际关系背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来看,香港是最优的选择。当然了,最终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之前也曾经拿到过批文,但是是否符合当时市场的状态、适不适合发行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第一次赴港上市失败之后,三一重工曾经将境外融资的目光投向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简称为GDR)。2022年3月,三一重工宣布打算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GDR。可是到了同年12月,公司又把GDR的上市地调整到了德国。
等到2024年4月,三一重工又宣布终止GDR的发行事项。其表示,由于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公司对自身的经营情况、资金需求状况以及业务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并且充分考虑了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建议,所以决定终止这件事。
2月19日,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一重工此次赴港上市的意义远不止于融资。随着国内基建需求的持续萎缩,三一重工的市场重心已经逐渐向海外转移。在全球业务不断拓展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A股市场的融资渠道已经无法满足其国际化发展的需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它的资本市场能够为三一重工提供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以及更高的国际曝光度,这对于公司迈向国际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一重工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走出去”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到2024年上半年,三一重工的海外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235.42亿元,同比增长4.49%,海外市场对营收的贡献占比超过了60%。
其中,非洲市场的增速势头尤为显著。在2024年1 - 8月期间,三一重工在非洲的销售额达到了35亿元,同比上升幅度超过了60%。目前,三一重工在非洲的52个国家和地区都提供销售服务,在非洲设立了4个国区、14个子公司、8个代理商以及50个服务网点,本地化率超过了60%。
在海外工厂建设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其印尼工厂的二期工厂已经扩产完毕,印度二期工厂、南非工厂仍在建设当中。
在推进产品迭代的进程中,三一重工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得相当活跃,陆续推出了全电控旋挖钻机、氢能搅拌车等产品。除此之外,还积极布局纯电、混动和氢燃料技术路线。2024年,三一重工持续提升新能源产品的覆盖度,上半年总共完成了80多款新能源产品的上市。
不过,氢燃料等新兴技术在商业化推广方面仍然面临着成本和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限制。此外,新能源重卡行业内的价格战也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实现营收578.91亿元,同比增长4.22%;归母净利润48.68亿元,同比增长19.66%。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9月底,三一重工的应收账款额相较于上年末增加了20.99亿元。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坏账风险;同时,根据Wind数据显示,自2020年至2023年,三一重工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行业周期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盈利能力的稳定性还有待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