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栋写字楼被银行收走这一事件,重点聚焦于贝莱德从收购到违约断供的过程,探讨背后的商业逻辑以及对商业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
近期,上海有两栋写字楼被银行收走了。在这两年间,断供现象并不罕见,房企违约致使银行接收不少楼盘,然而这两栋写字楼却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是为何呢?这得从相关交易说起。2017年的时候,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从美国保德信手中买下了上海北岸长风的E栋和G栋,当时的交易价格为12亿,单价达到了4.3万。保德信在2016年从李嘉诚家族购入时仅花费8.3亿,仅仅一年之后转手就赚了45%。
贝莱德虽然以高价接盘,但当时在市场上的评价颇高,被认为“显示了贝莱德对中国核心城市办公项目的信心”。不过,贝莱德并非全款购买,仅仅支付了35%的首付,剩余65%的款项,也就是大约7.8亿人民币,是从渣打银行贷款而来。
这种高杠杆收购,其实是贝莱德的一种策略。它打算用银行的钱来收购,再用租金覆盖贷款,然后等待资产升值,最后套现大赚一笔,这就有点像是“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渣打银行为何愿意配合呢?因为在当时,这种玩法确实能够赚钱,保德信的收益率就是很好的证明,只要贝莱德不违约,渣打银行就稳赚不赔。毕竟,贝莱德可是拥有近12万亿资产的全球资管老大,谁会想到它会在乎这区区12亿呢?
然而,事实却出乎渣打银行的意料。仅仅过了6年,到了2023年贷款到期时,贝莱德没有还款,而是选择了展期1年。之后,贝莱德打算卖房,狠心打了个7折,以8.4亿的价格出售,这一价格一下子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即便如此,仍然没有人购买。
到了2024年,这笔贷款再次到期,贝莱德既没有选择展期,也没有还钱,而是主动违约,弃楼断供,直接不要这两栋楼了。于是,这两栋楼就以7.8亿的价格流转到了渣打银行手中。
贝莱德为什么会主动违约呢?其实和通常断供的原因差不多,剩余的贷款余额已经高于物业当前的市场价,通过断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财务损失。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困难。
再看仲量联行给出的这栋物业的卖点,是“以低于贷款成本的价格进行出售”,也就是说,预期的售价比7.8亿还要低,单价要低于2.8万/㎡。
中介也透露了一些真实情况:其一,小独栋的出租率为100%,但是主楼的出租率只有50%,低于平均值;其二,原本的商办项目,“可改造长租公寓,也可散售”,这也能看出整售的难度。
高力国际的数据显示,2024年4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达到了19.6%,即将接近国际上20%的预警线,而且租金环比下滑1.2%,降至6.54元/㎡/天。在18个次中心区中,空置率高于20%的有13个,例如北滨江达到55.7%,苏河湾达到43.1%,北岸长风所在的长风区域达到34.7%。那些空置率比较低的地方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就是以价换量,想要租出去就得降价,而且这种降价趋势在未来几年还会持续。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机构开始抛售甲级写字楼了。黑石以9900万美元出售淮海627,当初以9300万美元收购并且进行了大手笔翻新,持有8年仅仅升值6%;高盛和太盟领衔的财团出售上海仙乐斯广场,价格从35亿调低到28亿;新加坡的OUE房地产信托19.2亿出售上海力宝广场,比高峰期估值折价35%。这些商业地产基本都是在2016年左右房地产高峰期成交的,现在基本上都是折价甩卖,但像贝莱德这样选择断供的并不多。
贝莱德断供,是否会引发多米诺效应还很难说。首先,商业地产不再是稳定的资产,长期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其次,机构投资者的止损手段越来越多,现在又多了断供这一方式;最后,银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其做房东,不如直接套现。
在国内的一线城市中,深圳的空置率最高,而北上广也在预警线附近徘徊。从全球来看,2024年二季度,空置率也超过了20%的预警线。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北上广。从全球趋势来看,商业地产正在贬值,无论是国内的上海、香港,还是新加坡、纽约,现在人们对办公空间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现在,对优质办公空间需求较大的行业仍然集中在金融、零售等领域,但是如今资金雄厚的行业是什么呢?是人工智能、科技行业。然而,这些行业对办公条件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甚至远程办公就能满足要求,传统的金融港,比如新加坡、中国香港,商业地产垮得比较厉害。
在贝莱德之前,都是被动暴雷。例如,2024年,香港最大的一笔写字楼交易是祥祺中心,价格为26.5亿港元。这栋楼是富豪陈红天在2016年花费45亿港元购入的,按揭经过了两道,从永隆银行转到恒生银行,2022年这栋楼的估值一度达到了70亿港元。
最终,富豪暴雷,恒生银行套现止损,以26.5亿港元成交,跌掉的40%多都成了恒生银行的坏账。买家是香港都会大学,等到楼里的租约到期,这栋楼就会变成都会大学的教学楼。
现在,压力都到了渣打银行身上了。就看是否有更大的金主来购买这两栋楼了。估计外资接盘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有贝莱德的例子在前,想要卖出去,可能还得大打折扣,才有可能遇到想抄底的人,比如煤老板之类的。
上海两栋写字楼被银行收走的事件,深入分析了贝莱德从收购到违约断供的过程和原因,揭示了商业地产市场面临的诸如空置率上升、价值贬值等诸多问题,以及机构投资者和银行在其中受到的影响,体现出商业地产市场目前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