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晟宝在经历三年抗癌后于2月16日离世的故事,回顾了他从15岁因腿痛求医开始被误诊到确诊为骨肉瘤的过程,介绍了骨肉瘤这种“青少年杀手”的特点、症状,还提及了纪录片《人间世》中其他患骨肉瘤的青少年的故事,最后表达了应加强对骨肉瘤认识与早期筛查的观点。
在历经长达三年的抗癌战斗之后,18岁的晟宝于2月16日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消息让无数被病痛所困扰的家庭都深感惋惜。回溯晟宝的求医之路,15岁开始就读高中的时候,他就因为腿痛去寻求医治。然而,这一过程充满坎坷,先是被当作普通的生长痛,在经过了几次针灸治疗之后,他的家人才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最终确诊为骨肉瘤。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医生提出了截肢的建议,幸运的是手术勉强保住了肢体,可是却在他的身体上留下了一道长达43厘米触目惊心的伤疤。
骨肉瘤,这个极其凶险的恶性肿瘤,有着“青少年杀手”的恶名。它的致死率相当高,而且发病群体多为青少年和儿童,尤其是在5到2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许多家庭往往因为这种疾病早期症状不够明显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这种病症有着多种表现。关节附近会持续疼痛,这种疼痛在夜间表现得更为明显,常规的止痛药物对其难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关节附近会有肿胀的情况,并且伴随着温度的升高;关节的活动会受到限制,还有全身乏力、体重显著下降等症状也都是不容小觑的。
晟宝的悲剧并非个例。在纪录片《人间世》中,就讲述了多个家庭的抗癌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人动容。11岁的蔡炫安在接受了截肢手术之后,依然对生活充满无畏的渴望。13岁的王思蓉因为将要失去一条腿而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虽然她最终选择了风险较大的保肢手术,但是最终也未能摆脱病魔的掌控。
我们从这些故事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病痛的无情,同时也对这些患者的坚韧和勇气充满了崇高的敬意。在这充满艰难的抗癌道路上,或许我们更应当强化对骨肉瘤的认识并且加强早期的筛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更多的青少年得到及时的救治,让生命的希望得以延续。毕竟,骨肉瘤带来的痛苦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层面,更多的是让家庭和社会都应当为此而警醒,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本文总结了18岁晟宝抗癌失败离世的事件,阐述了骨肉瘤的危害、症状,提及了其他骨肉瘤患者的故事,强调要加强对骨肉瘤的认识与早期筛查以保障青少年健康,让家庭和社会承担起相应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