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60后”听漏人:守护铁路供水设备安全,平凡中的伟大:青岛铁路听漏员的坚守

在山东青岛,青岛供电段综合给水工区的两位“60后”听漏人于涛和杨森的故事。他们负责铁路列车供水设备安全,这些设备承担着重要任务。春运期间,他们对胶济线港湾编组场众多设备进行检修养护,尤其在检修管涵供水设备时面临诸多困难,但他们依然认真负责,他们的工作背后体现着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山东青岛,有这样两位“60后”的英雄人物,他们来自青岛供电段综合给水工区,名叫于涛和杨森。他们如同忠诚的卫士,日夜坚守着铁路列车供水设备的安全。要知道,这些供水设备的担子可不轻,它们承担着从青岛始发的所有旅客列车的上水任务,同时还要为各个铁路部门提供生产用水,这关系到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转以及旅客们的出行体验。

春运期间,那可是一年当中铁路运输最为繁忙的时候。于涛和杨森这两位勇士,要对胶济线港湾编组场的众多设备进行检修养护呢。这里面有12座主控制阀门,96座客栓井以及192个客栓上水阀。他们的作业条件十分艰辛,在寒冷的天气里,在复杂的设备环境中,默默地劳作着。而他们的付出,守护的是千家万户的团圆,让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出行,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相聚。

青岛“60后”听漏人:守护铁路供水设备安全,平凡中的伟大:青岛铁路听漏员的坚守

在整个检修过程里,有一项任务最为艰巨,那就是对位于编组场两头的地下管涵供水设备进行检修。这个管涵可不得了,它的长度约有100米。管涵里面的情况相当糟糕,常年积水,阴冷潮湿得很。水最深的地方,一下子就能没过膝盖。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于涛和杨森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勇敢地穿上雨靴雨裤,然后钻进这又黑又冷的管涵内部开始检查工作。

管涵内部简直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各种各样的管道线路交织在一起。在里面行走,只能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前行。他们的手里紧紧握着扳手,然后趴在管道上,一米一米地仔细检查。一旦发现有螺栓松动或者涨裂的情况,就得马上进行处理。这种细致入微的检查,容不得一点马虎。

特别是那些泡在水中的管道,更是检查的重点。他们要像最细心的侦探一样,观察周围是否有水流的痕迹。这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摘下手套,整个身子匍匐在冰冷刺骨的水里,跪在管道上,把手深深地伸进水里,一个一个地摸排管道的连接处。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因为环境原因,水管出现细小的裂纹,从而导致管道受到损伤。要知道,在整个过程中,于涛和杨森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因为只要稍不留神,就可能会摔倒在冰冷的水中,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青岛“60后”听漏人:守护铁路供水设备安全,平凡中的伟大:青岛铁路听漏员的坚守

每次完成工作后,他们身上的棉衣变得又湿又冷。当他们回到地面上时,被冷风一吹,很快就全身冰凉,那种难受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第二天又会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一天之中,上千次的弯腰倾听,无数次泡在水里,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在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背后,其实凝聚着无数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就像无声的守护者,默默地守护着每一位旅客的出行安全与顺利。他们,就是铁路上的“听漏员”,于涛和杨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

本文总结了青岛供电段的于涛和杨森两位“60后”听漏人的工作情况。他们在春运期间检修胶济线港湾编组场的供水设备,在检修管涵供水设备时面临恶劣环境和复杂操作,但始终认真负责。他们平凡工作的背后体现着铁路人的责任担当,默默守护着旅客出行安全与顺利。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786.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