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小学生课间由10分钟变为15分钟这一变化,学生大多欢迎这一改变,但家长看法不一,同时这一变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学校面临着师资、场地等诸多考验,各方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保障学生每天两小时体育运动时间。
新学期的广州中小学生迎来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课间时长从原来的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可别小看这短短5分钟的变化,对于许多学校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呢。在学生这边,大部分学生对这15分钟课间是热烈欢迎的。就像2月14日在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看到的那样,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就像脱缰的小马驹一样冲出教室。走廊上热闹非凡,有孩子呼朋引伴玩抓人或者木头人游戏的,有拿出跳跳竿等小器材蹦蹦跳跳的,还有直奔乒乓球台挥拍对战的。孩子们自己也说,以前10分钟光是上厕所和做课前准备就过去了,现在能玩得更尽兴了。而且,对于特殊孩子来说,这延长的课间也让他们有了更多互动时间,像朝天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就提到班里孤独症孩子在课间能更好地与同伴互动了。培正中学的老师也感慨课间延长后,两节课之间没那么紧张了,学生不容易迟到了。然而,家长们对课间延长5分钟这件事却是褒贬不一。有些家长,像朝天小学一名学生的家长秦女士觉得自家活泼好动的男孩能在这延长的5分钟里充分释放精力,这样上课会更专注。但也有不少家长担忧重重。比如李女士,她女儿在越秀区上学,因为课间延长导致上午放学晚了10分钟,这让原本紧张的中午时间更加不够用,孩子午休受到影响,下午没精神。周女士的儿子在海珠区上学,家离学校800米,晚放学10分钟回家就12时30分了,只能压缩孩子午休时间,孩子下午上课也没状态。纪女士的女儿读初一,下午放学晚15分钟就不开心了,宁愿不要课间延长也要早点回家。还有家长担心原来10分钟课间就经常被老师拖堂,现在延长了5分钟会不会也被占用,学校会不会因安全或教学压力变相压缩课间。学校在保障学生每天两小时体育运动时间方面也面临着诸多考验。一位小学校长表示每天保证1节体育课对大部分学校是个巨大考验,他所在的区这个学期能保证每天1节体育课的学校可能达不到30%,如果要达到秋季学期100%落实的要求,体育老师缺口多达500人。而且体育老师本身的工作量已经接近极限,除了上课还要负责大课间和课后锻炼。除了师资紧张,运动场地难协调也让学校头疼。广州某中学体育老师就说教务老师排课压力大,体育课对场地有要求,还不适合排在第一节,如何合理安排考验着校方协调能力。另外,对于课间15分钟,校长们也纠结要不要让学生下楼活动,下楼活动安全难以保证,毕竟教室楼层高、楼梯集中。不过,各方也都在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像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二小学部副校长林琳提到,要保证课间是属于学生的,首先老师不能拖堂,其次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安全有趣的运动,比如设置仰卧起坐垫子、建设自然观察小花园等,而且放学后也可以大量开设体育类服务课程。广州协和学校通过优化课程,合并班会课和道德与法治课腾出体育课,还开设禅武特色课借助社会力量缓解体育老师不足的问题,并且借助AI辅助工具提升学生体育活动体验,像用机器摄像头和AI算法监测跳绳、跳远等活动。老城区的学校也在想办法,东山培正小学虽然场地不足,但分校区改建完成后将尝试长短课、大小课来实现每天1节体育课,而且像越秀区的一些学校通过课间让学生做八段锦、颈椎操、握哑铃、跳绳等不需要大场地的活动来为学生创造活动空间。
总的来说,广州中小学生课间延长5分钟这一举措虽有良好初衷,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家长担忧、学校师资和场地等方面的挑战,不过各方也都在积极探索应对措施,以保障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能健康全面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