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展开。先指出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世卫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接着针对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的症状以及检出阳性后的治疗,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宗晔的解答进行阐述,包括治疗应遵循“个体化评估和处理”原则,感染后的症状表现,以及常用的四联法治疗和目前被推荐的大剂量二联方案等相关内容。
胃癌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在长时间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明确地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这就足以说明幽门螺杆菌对健康的潜在威胁是相当大的。
那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如果在检查中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宗晔表示,对于碳13呼气试验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是否要进行治疗,应当坚持“个体化评估和处理”的原则。在真正实施根除治疗之前,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评估和管理。这些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症状、一般健康状况、是否属于胃癌高危人群、是否长期使用抗栓药物等等。就拿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会增加,所以对于老年人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是否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必须进行获益风险的综合评估,然后再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实际上,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诸如胃灼热、口臭、打嗝、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不过,在感染人群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出现这些症状。
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方面,通常采用的是四联法。这种方法包含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抑酸药)、一种铋剂和两种抗生素。常见的抑酸药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常用的铋剂有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
另外,目前大剂量二联方案,也就是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联合每日≥3g(分3次或以上给予)阿莫西林的方案,也是被推荐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二联方案中的抗生素只推荐阿莫西林。所以在使用阿莫西林之前,一定要明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在排除药物禁忌之后才可以使用,并且在首次用药的30分钟内要监测不良反应。
本文总结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强调其作为主要危险因素被列为“一类致癌物”。同时阐述了感染后的症状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在治疗方面重点介绍了传统的四联法和新兴的大剂量二联方案,并且强调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使用特定药物前要注意相关禁忌和监测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