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春节期间驼球贺岁活动的情况,包括驼球运动的特点、当地的骆驼牧养史、驼球运动与骆驼产业的关系以及驼球运动如今在当地的发展成果等。
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有这样一群身姿矫健的驼球手。他们稳稳地骑坐在骆驼背上,那目光坚定且锐利,手中紧紧握着驼球杆,就像是与骆驼合为一体般。当比赛的哨音划破空气,驼球队员们顿时兴奋起来,吆喝声此起彼伏,然后纵驼飞驰。
春节期间,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一场又一场的驼球贺岁战精彩上演。这些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比赛就像磁石一般,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现场的氛围那叫一个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如同潮水一般,一阵接着一阵。
蒙古族的驼球可是一项极具特色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呢。它是由马球比赛演变而来的,是一种两队对垒的运动。队员们要乘坐在骆驼上击球,大家追逐争抢,谁能得到高分谁就获胜。这可是个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对人和骆驼的配合要求极高。球员既要能熟练地驾驭骆驼,又得拥有娴熟的击球技巧,所以这个比赛的竞技性和观赏性都相当不错。
乌拉特后旗有着长达1000多年的骆驼牧养历史,这里可以说是中国驼球运动的摇篮。乌拉特后旗东升庙驼球队的领队孟根达来介绍说:“驼球运动员大部分都是牧民,赛驼基本上也是由自家牧养的骆驼驯化而成的。在节日的时候,大家都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参加驼球那达慕,这是他们表达欢乐心情的一种方式。”
当下这个时候,正是戈壁红驼最美的季节。在乌拉特后旗迎新春传统民俗文化展示活动上,牧民们驾着自家的骆驼,为游客们献上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驼球表演赛。来自山东青岛的游客孙鸿翔激动地说:“高大威猛的骆驼和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驼球队员搭配在一起,真是太震撼了。”
驼球运动在当地的兴起和骆驼产业的发展可是紧密相关的。近年来,乌拉特后旗把戈壁红驼确定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全旗精心科学地规划建设了1个戈壁红驼产业园区和9个高标准养殖基地。
因为戈壁红驼产业的快速发展,驼球这个代表戈壁红驼文化的民俗竞技项目也变得越来越繁荣了。在2014年的时候,蒙古族驼球就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24年,乌拉特后旗驼球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中还荣获了竞技类一等奖呢。
现在在乌拉特后旗,几乎每个嘎查都有驼球运动员。整个旗里一共有14支驼球队和80多名驼球运动员。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驼球运动的发展状况。从春节期间驼球贺岁活动切入,阐述了驼球运动的特点、与当地骆驼牧养史和骆驼产业的关联,以及在文化传承和体育赛事中的成果,如入选非遗名录和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奖,展示了驼球运动在当地的蓬勃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