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您走进海信南非工业园,从生产线上的产能提升、自动化发展,到产供链合作带来的互利共赢,再到海信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以及社会责任的承担等多方面,全面展示海信在南非的多元发展情况。
在南非的开普敦,阳光正好的夏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亚特兰蒂斯地区的海信南非工业园。园区入口处,海信与中非发展基金的标识清晰可见。重型卡车不时穿梭,工人们朝气蓬勃地步入园区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在工业园的综合办公楼,记者见到了电视工厂负责人王绍文,他于2024年8月来到南非,年仅30岁。提及海信电视业务在南非的发展,他满是自豪。他表示,从国内引进的电视生产流水线十分完备,如今电视工厂已能生产全尺寸电视机,并且与当地供应商构建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逐步完善南非家电制造产业链。记者穿上工作服,跟随王绍文进入电视工厂车间。生产线上,工人们井井有条地组装屏幕、主板等部件。在电视主板生产线,王绍文介绍说,这里的主板生产基本实现自动化,每条生产线仅需3名工人负责调试与检测工作。近年来,工业园不断加大数字化、自动化投入,从而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这是王绍文首次国外工作经历,他感慨在这里与同事相处融洽,结下深厚友谊。春节期间,工业园照常运转,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采访结束后,王绍文又赶忙奔向生产车间,他表示2025年要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继续进步,与供应链伙伴密切合作,为南非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电视产品。海信南非工业园由海信集团和中非发展基金于2013年共同出资建成,涵盖冰箱和电视两大工厂,还有注塑厂和原材料仓库等配套设施。历经10多年发展,其电视年产能约100万台,冰箱年产能约50万台。海信的电视和冰箱产品深受南非消费者喜爱,还出口到20多个非洲及欧洲国家。在扩大产供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方面,洛伦佐·麦克金纳从2013年工业园建立就在此工作,从普通冰箱生产线工人逐步成长为冰箱工厂负责人。在冰箱产品展示墙前,他向记者介绍海信在南非的热销产品。他说南非民众爱喝冷饮,海信将饮水机嵌入冰箱冷藏室,无需开门就能接冰水,经多次迭代后在南非市场一直畅销。在海信工作10多年,像麦克金纳一样,塞德里克·库皮多和瓦拉瑞尔也分别在各自岗位得到晋升。海信南非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罗宾·穆雷称,12年来工业园创造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约70%的管理岗位由当地员工担任。亚特兰蒂斯是传统工业区,工业园为当地民众提供稳定工作与收入,改善生活。同时,工业园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完善,如开普敦一家泡沫衬板供应企业,成为海信供应商后规模不断扩大,与海信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海信南非工业园总经理姜顺表示,截至2024年8月,工业园已将10多家配套企业纳入产业链,并带动它们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开普敦市中心,2024年11月建成的海信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此。馆内不少参观者在展品前停留观看。这里展示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显示技术和智能家电的发展历程,有老家电,也有激光电视、人工智能画质电视、高端制冰冰箱等充满未来感的产品,让人感受科技的进步。在博物馆二楼,海信与开普敦数字艺术学院合作,用先进显示技术展示艺术画作,还有趣味无弦竖琴等科普展项,让人们体验科技奥秘。南非西开普省文化事务和体育部部长里卡多·麦肯齐表示,海信文化博物馆是跨越国家和文化的成果,将吸引各年龄段参观者体验技术与文化融合之旅。博物馆开业后,海信与南非非营利组织合作,邀请当地儿童参观,希望激发孩子们对科技创新的好奇心,同时与当地社区建立紧密联系。此外,海信南非公司还通过与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公益捐赠等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当地民众获得感。
海信南非工业园在南非的发展是多维度的。在生产方面,不断提升产能,实现自动化发展;在产业合作上,扩大产供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文化建设方面,建成海信文化博物馆;在社会责任上,积极开展多项活动。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海信在南非的积极影响力和综合发展实力。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