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5年“产业大脑”揭榜挂帅的相关情况,包括启动的面向重点行业的试点建设,其细分行业榜单的数量,还详细阐述了申报主体包含组织单位、揭榜单位、联合单位及其各自的要求,以及申报需要同时满足的包括产业基础、数据基础、建设运营方案、推进保障机制、信用状况等多方面的条件,最后提到了评审、公示、试点建设期以及入选项目可获得的资源支持等内容。
据山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消息,2025年,一场关于“产业大脑”的揭榜挂帅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按照“一行业一大脑”的原则,山东针对本省的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展开试点建设工作。在本年度,揭榜挂帅细分行业榜单多达10大类,总数为45个。
下面来看看“产业大脑”的申报主体相关情况:
首先是组织单位。它负责组织揭榜单位和联合单位来推动“产业大脑”的建设。如果产业集群分布在同一个市的多个县(市、区)或者功能区内,那么由市人民政府担当组织单位;要是产业集群分布在一个县(市、区)或者功能区内,则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功能区管委会担任组织单位。对于省属企业想要申报“产业大脑”的,推荐以企业注册地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功能区管委会作为组织单位。
其次是揭榜单位。这个单位要牵头推进“产业大脑”的建设,它必须是组织单位指定的国有平台公司、产业集群头部企业、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运营机构或者数字化服务商。揭榜单位需要对产业集群行业以及数字化转型趋势有充分的了解,要具备良好的资金筹措以及资源整合能力,还得有丰富的数字化平台建设运营经验。
最后是联合单位。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等可以作为联合单位共同参与“产业大脑”的申报、建设和运营,不过联合单位原则上不能超过4个。
“产业大脑”申报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这些条件:
其一,要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产业集群要是国家级或者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要比较高,并且在全国产业布局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集聚度和产业链健全度都要比较高。上一年度产值原则上要达到100亿元,对于产业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可以适当放宽这个条件。
其二,要有较好的数据基础。比如获批省级工业大数据区域中心、行业中心,或者规划建设能够满足“产业大脑”存力和算力要求的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要相对较高,具备数据汇聚、治理和流通的条件。
其三,要制定可行的建设和运营方案。这个方案要能够准确识别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面临的关键痛点或者瓶颈,明确产业精准治理、产业协同创新、企业数智转型和企业综合服务等急需数智赋能的应用场景。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数据汇聚、算力调度、算法开发、服务开放”这四类平台的建设内容和运营模式,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实施性和较好的预期效益。
其四,要明确推进和保障机制。原则上要成立由组织单位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产业大脑”推进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推进机制。还要明确产业大脑建设的资金投入来源和资金使用计划。
其五,揭榜单位的信用状况要好(以信用中国、信用山东查询结果为准)。省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会组织专家通过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现场考察),初步确定入围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没有异议后公布“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名单。试点建设期为两年,验收通过后正式挂牌。省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对入选项目在建设和运营期间给予智库专家和供给侧产品服务等资源支持,同时优先推荐参与国家级相关试点示范项目申报。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2025年“产业大脑”揭榜挂帅行动的重要信息,包括试点建设针对的重点行业、细分行业榜单数量、申报主体的不同类型及其要求,以及申报必须满足的多方面条件,还有后续的评审、公示、建设期以及入选项目可得到的支持等内容,全面展示了山东“产业大脑”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布局。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