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鲜外卖平台上,有市民网购活甲鱼用于放生这一现象,记者展开调查发现确有其事,相关执法部门表示私自放生甲鱼可能存在法律问题,专家也指出私自放生甲鱼可能影响生态系统。
漫画/张平原
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968820反映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生鲜外卖平台网购活甲鱼竟是为了拿去海边放生。记者随即展开调查,发现这一现象确实存在。
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探究。首先,13日上午记者打开朴朴超市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栏输入“甲鱼”关键词后,出现了售卖鲜活甲鱼的链接。这些甲鱼单只重量在450克至550克之间,消费者能选择是否宰杀,若不宰杀,门店就会安排鲜活甲鱼送货上门。
接着,记者查看“商品评价”时发现了有趣的情况。有不少市民选择让鲜活甲鱼送货上门后并没有宰杀,而是选择放生。放生的地点多种多样,有水潭、湖边、大山里,甚至还有放归大海的。而且这些放生的市民在放生后还会在评论区发布照片并配上文字祈福,比如“买来放生的,希望它们自由自在。”“三只甲鱼拿去放生。”“鲜活的,放生了。”等。
那么,这种活体甲鱼随意放生的行为是否存在法律问题呢?记者联系了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相关工作人员出示了名为《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关于加强厦门海域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提到,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展规模性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时,应当提前15天填报《厦门市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报告表》,主动向放生地所在区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生物种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事项,并接受监督检查。该工作人员表示:“私自放生甲鱼可能存在相关法律问题,请市民不要随意放生。”
除了法律问题,私自放生甲鱼还可能带来生态危害。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水产与环境教研室教师郑杰民表示,甲鱼生性凶猛,领地意识较强。如果放入自然水域,可能会和本土的鱼类、蛙类、螺类等水生生物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打破原有的食物链平衡,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活甲鱼可能携带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私自放生到自然水域后,可能会引发疾病流行,导致本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郑杰民还提醒,如果想放生甲鱼,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的渔业部门或相关专业机构,了解合适的放生地点和方式,确保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总结了在生鲜外卖平台上存在市民网购甲鱼放生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存在法律和生态方面的问题。从法律上讲,私自放生甲鱼可能违反相关规定;从生态角度看,甲鱼放生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引发疾病流行等,市民如果有放生想法应遵循相关部门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