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郊区经开区:如何在2024年“大考”中拔得头筹,铜陵郊区经开区:高分“答卷”背后的发展密码

铜陵市郊区经开区在2024年度的发展成果,包括调区获批、产业项目的快速推进、研发平台的突破等。同时,探讨其在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举措,解析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挑起“大梁”的原因。

铜陵市郊区经开区在2024年取得了诸多耀眼的成绩。江北港新区调区获批,这一新区成为全省唯一横跨长江两岸的省级开发区,这无疑是其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

在产业项目方面,成果斐然。像动力电池用铝外壳生产、半导体晶圆用靶材和封装用键合线、超高方阻金属化薄膜等一批产业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高效发展模式。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项目推进的速度,更显示出该经开区强大的产业运作能力。

中扬电力获批全省企业研发中心,这一突破实现了该经开区研发平台“零”的突破,标志着其在科技研发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助于提升整个经开区的科技竞争力。

工业主要指标更是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该经开区工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2024年度的“大考”中,铜陵市郊区经开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高分“答卷”。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它挑起“大梁”的能力引人关注。

铜陵郊区经开区:如何在2024年“大考”中拔得头筹,铜陵郊区经开区:高分“答卷”背后的发展密码

从正在加速发展的郊区经开区5G光电产业园(陈磊摄),也能感受到其蓬勃的发展生机。

在营商环境方面,该经开区表现出色。2024年,累计完成新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达151.83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5个,出让工业用地7宗、308亩。众多重大项目如同春日播撒的种子,为园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加速新质产业集群的形成。

为何能吸引众多“大块头”“高个子”企业?不少投资企业表示,除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最大的吸引力。以动力电池用铝外壳生产项目为例,该项目于2024年7月签约落户,当年10月就投产,从投产到当年实现产值超3500万元。孚悦科技公司总经理林海表示:“政府帮我们协调解决融资难、用工缺等问题,让我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正式运营生产。”

铜陵郊区经开区:如何在2024年“大考”中拔得头筹,铜陵郊区经开区:高分“答卷”背后的发展密码

从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着生产动力电池用铝外壳(陈磊、谢康摄)的场景中,也能看出项目的高效运转。对于落户企业,郊区经开区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在项目落地、中期规划、完工投产等方面提前介入、靠前服务,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优质营商环境只是郊区经开区齐心谋发展的一个方面。在郊区,全区上下齐心协力,一切围绕发展,各种要素和力量都向发展集聚,推动郊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坚定而执着。这种坚定与执着背后,离不开优良的作风。通过持续深入开展“骏马奖”“蜗牛杯”认定、“悦江先锋”评选、擂台比武等活动,郊区上下争先进位的劲头越来越足,完成了很多以前“不敢想”“干不到”的事。正如郊区区委书记王所宝在今年“新春第一会”讲话中所说:“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干部、关键看作风。只要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够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我们郊区必定大有希望、大有可为。”

科技创新在郊区经开区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郊区经开区“人气出圈”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产业焕新”。该经开区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成功吸引数十名高层次人才驻园创新创业。吉林大学(铜陵)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签约落户,填补了郊区经开区园区与高校合作的空白,这些高层次人才为园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铜陵郊区经开区:如何在2024年“大考”中拔得头筹,铜陵郊区经开区:高分“答卷”背后的发展密码

走进铜陵海螺环境科技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行,工人们正在赶制环保低阻收尘袋滤料订单(陈磊、段政摄)。作为环保滤料行业的新型企业,该公司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干法梳理成网、针刺成型和水刺加固生产工艺,设计年产高效环保低阻收尘袋滤料260万平方米,可广泛应用于水泥、化工、冶金、玻璃、发电等烟气治理除尘系统。公司滤料分厂厂长助理吴腾飞称:“我们主要以水刺生产工艺为核心,这些新上的水刺设备在生产效率上要比传统针刺设备快两倍以上。”并表示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设备,不断在产品过滤性能、降低能耗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郊区经开区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度倍增”行动,新质企业培育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园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2024年净增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0%,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0%以上。郊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林俊表示:“围绕市区主导产业做好铜、铝等高端产品开发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战新产业‘树林变森林’、高新企业‘小树变大树’。”并表示新的一年将以“闯”字开路,在科技创新转化上求突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郊区经开区也在不断夯实基础。光电智造产业园C区食堂建成投用,与园区北面前期建成的A区食堂形成南北“互补”全覆盖,人才公寓和园区绿化完成初步设计。基础设施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郊区经开区着力基础配套“补短板”,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合理配置住宿餐饮、生活娱乐等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为入驻企业及员工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今年1月底,随着最后一批充电桩调试完成,郊区经开区公交首末站项目全面完工并正式移交给铜陵公交总公司运营。该首末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配套服务用房、43个公交停车位、充电桩及附属配套设施工程等,将为多路公交车提供充电、停靠等服务,保障公交车辆运行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为满足园区发展需求,郊区经开区聚力空间拓展,积极推进“调区”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起步区规划建设前期工作。横港工业集聚区单元控规、成片开发方案已获批,局部已报批地块完成土方平整工作。同时,该经开区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成功化解农民工创业园、企联物流等历史遗留问题,盘活有色金翔、丰采等闲置用地。完成批而未供用地处置约323亩,闲置土地处置约245亩,低效用地处置约199亩。

新的一年,铜陵市郊区经开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闯新路、开新篇,在项目引建上持续发力,在创新驱动上深耕细作,在提升承载能力上主动作为,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跑出开发区“加速度”,为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郊区建设交出优异答卷。

本文总结了铜陵市郊区经开区在2024年取得的多方面成就,包括调区获批、产业项目推进、研发平台突破等。阐述了其在营商环境上以优质服务吸引企业,科技创新方面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夯实基础等举措。这些成果和举措共同推动了该经开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展望未来,其将继续在各方面积极作为,朝着更高目标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120.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