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了一名20月龄幼儿的事件,该幼儿因玩耍一次性筷子时摔倒,筷子捅穿上颚部,在多学科协作下顺利渡过难关,还介绍了目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情况并给出了预防儿童家庭意外伤害的建议。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收了一名情况危急的幼儿。这个仅仅20月龄的幼儿,因为在家玩耍一次性筷子时不小心摔倒,结果筷子直接插入了上颚(也就是嘴巴里的“天花板”),这一突发状况导致孩子的嘴巴和鼻子当场就流出血来。孩子的母亲衣服上沾满了血迹,孩子鼻子里也不断渗血。家长自行把筷子拔出后,便赶忙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据家长回忆,筷子插入的深度大概有4厘米左右。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梁赟在检查后判定孩子的颚部为贯通伤,但是由于无法确定刺入的深度,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刺穿了颅底。经过影像检查发现,颚骨水平板穿通直径约为3毫米,而且还有大概3毫米的骨片向上顶入鼻腔之中,鼻内的软组织肿胀十分明显。
之后,医院迅速安排神经外科和五官科进行紧急会诊,幸运的是,排除了颅底损伤的可能。就在当天晚上,在完成术前检查之后,副主任医师梁赟和主治医师白泽华共同为患儿进行了全麻下的急诊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孩子口内共有3条伤口。根据医生的推测,筷子是从口腔前部划破了颚前部粘膜,造成两条伤口后,再斜向左上刺入硬颚中部,最后进入鼻腔。医生为孩子清除了洞穿处的部分碎骨片,并且仔细地缝合了口内的伤口。
患儿在2月8日早晨就顺利出院了。不过,由于鼻腔内软组织肿胀明显,后续还需要到五官科继续进行随访治疗。
梁赟医生着重提到,自今年1月以来,因为意外伤害而紧急送到儿中心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就医的孩子就多达117名,其中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擦伤挫伤有90例、软组织贯通伤20例、牙脱位7例。
儿童意外伤害是儿童期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家长必须增强伤害防范意识,努力改善危险环境,从而降低孩子意外伤害发生的概率。以下是一些预防儿童家庭意外伤害的方法:
第一,防止儿童坠地发生。孩子出生之后,最好让其单独睡在婴儿床上。如果和母亲一起睡,也要注意让孩子单独睡,避免母亲熟睡时压到孩子造成窒息。当孩子自己躺在床上时,床边要用东西拦挡,更不要让孩子站在窗台上。住楼房的家庭,窗户要用防护栏遮挡。
第二,防止烫伤。给儿童洗澡时,要先在盆里加入凉水,再放热水。同时,要注意孩子不要碰倒装了热水的容器。特别是孩子会爬会走之后,把热的水、汤、粥放在远离孩子的地方,晾凉之后再给孩子喂食,并且不能放在桌边,以免被孩子碰翻。
第三,防止咬伤。家庭如果饲养猫、狗等宠物,不能让猫、狗单独和儿童在一起。
第四,防止丝线缠绕。要经常检查孩子的手指、脚趾是否被手套、被子上的丝线缠绕,避免因血流不通造成组织坏死。
第五,防止抓伤。要给孩子修剪指甲,把指甲尖修圆,防止抓破皮肤。照看孩子的家长也不能留长指甲,以免伤害到孩子。
第六,防止误食误伤。不要让孩子玩过小的玩具,尤其要注意玩具是否有容易脱落的细小零件。要经常检查孩子的身边是否有掉落的纽扣、硬币、棋子等物品,不要把塑料袋拿给孩子玩。
第七,防止触电。电源插座要有一定的高度,墙壁上的插孔要用专用绝缘保护片保护好,防止孩子把手指伸进去。
第八,防止跌倒时受伤。严禁孩子拿吃饭的勺子、筷子含在嘴里跑、跳玩耍。
家长们一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意外伤害防护,尖锐、有害的物品等一定要妥善放在远离幼儿能够触及的范围之外。
本文首先介绍了幼儿因筷子捅穿上颚就医并被成功救治的事件,接着阐述了儿童意外伤害就医的整体情况,最后着重给出了预防儿童家庭意外伤害的多种措施,强调家长要增强防范意识,保护孩子免受意外伤害。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