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芷江中路一居民住宅于2025年2月12日发生的燃气爆燃事件,该事件造成1人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同时文章也详细介绍了燃气的种类,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以及人工燃气的成分、特性,阐述了燃气为何会爆炸的原理,最后还针对家庭安全用气给出了诸多实用的建议。
就在今天早晨,上海静安区消防救援支队对外发布了一则通报消息。
时间回到2025年2月12日20时59分,静安区芷江中路的一处居民住宅突然发生了燃气爆燃事故。市119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之后,丝毫不敢懈怠,立马调派消防救援力量迅速赶往事故现场进行处置工作。仅仅过了14分钟,也就是21时13分的时候,火势就被成功扑灭了。然而,令人悲痛的是,这次爆燃事故导致了1人不幸死亡。截至目前,关于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相关部门还在深入调查当中。
或许很多人会问,燃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它又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
实际上,所谓的“燃气”,简单来说就是气体燃料的统称。不过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最常接触到的燃气主要是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还有人工燃气这几种类型。
就拿天然气来说吧,它的主要成分包含甲烷以及乙烷、丙烷等烃类物质,当然了,还含有少量的其他气体。天然气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密度比空气要低,所以一旦泄漏,就容易朝着高处流动。天然气主要是依靠管道来进行运输的。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天然气里的一氧化碳含量是极少的,甚至是根本不含一氧化碳的,但是在燃烧不完全的时候,还是会产生一氧化碳这种危险气体的。
再看看液化石油气,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同样也含有少量的其他烃类物质。液化石油气往往是用密封的钢瓶来进行存储和运输的。和天然气不同的是,液化石油气的密度比空气高,如果发生了漏气现象,就会聚集在低洼的地方,不容易扩散开来,有时候甚至可能会导致人员窒息的危险情况。
不管是哪一种燃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非常容易燃烧。一旦燃气发生泄漏,并且与空气混合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范围之后(比如说天然气大概在5% - 15%这个范围),就会形成具有爆炸危险的混合气体。这个时候,并不一定需要明火才会引发爆炸,像撞击产生的火花、摩擦起电产生的小火花、开关灯的时候开关内部产生的小火花等等,这些都有可能点燃混合气体,从而引发严重的事故。
那在家庭里,我们要怎样安全地使用燃气呢?下面就来详细说说。
先说说最常见的管道天然气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吧。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在安装或者调整与天然气相关的器具的时候,大家可千万不要找那些没有正规资质的“野路子”施工人员,更不要自己动手去做,一定要找专业的燃气公司人员以及灶具、燃气热水器安装人员,按照规定来进行施工并且做好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避免很多安全隐患的出现。
除了这个大的方面,还有一些小细节也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第一,如果怀疑燃气发生了泄漏,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窗户通风,千万不要直接开灯去检查,因为开灯时产生的小火花可能会引发危险。
第二,检查是否漏气的时候,可以用肥皂水涂抹在疑似泄漏的部位来进行检验。
第三,如果怀疑燃气泄漏,可以先关闭入户的燃气阀门,然后联系当地的燃气公司来处理。
第四,如果遇到停气的情况,应该检查并且关闭所有的燃气阀门,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突然通气之后造成燃气泄漏。
第五,在使用天然气的房间里,严禁出现第二种火源或者燃料,比如说其他炉灶,尤其是液化气炉灶之类的。
第六,天然气管道上不要放置或者悬挂杂物,不然的话管道可能会受力变形,而且也不要把燃气管道当作地线来使用。
第七,天然气管道周围不可以摆放易燃易爆或者具有腐蚀性的物品。
第八,在通气点火的时候,屋里一定要留人,并且要经常检查,避免炉火被扑出的汤水熄灭,从而导致燃气泄漏。
第九,不要随意改装灶具或者加装所谓的“聚能环”,不然可能会因为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一氧化碳,从而导致中毒的危险。
第十,要积极配合当地燃气公司完成例行的安全检查,并且按照使用年限来更换管道以及燃气具等。
接下来再讲讲瓶装的液化石油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点:
其一,千万不要加热、横放或者摇晃液化气钢瓶,因为一旦发生泄漏,那是非常危险的。
其二,液化气钢瓶本身以及软管、减压阀都是有使用寿命的,要定期进行检查,防止发生泄漏现象。
其三,使用液化气的灶具和使用管道天然气的灶具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混用。
本文总结了上海静安的燃气爆燃事件,指出事故造成1人死亡且原因待查。随后详细解释了燃气的种类及其特性,包括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重点强调了燃气爆炸的原理,最后全面阐述了家庭安全使用燃气的各种方法,无论是管道天然气还是瓶装液化石油气,都给出了实用且详细的安全操作建议,以保障家庭用气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