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娃哈哈集团对“娃哈哈”商标转让一事作出的回应,包括转让的具体情况,如387件商标从集团公司转让至食品公司的缘由等。同时也阐述了自宗馥莉执掌娃哈哈以来企业的一系列变动,如在2025年1月对多家关键环节公司的控股变动,以及宗馥莉在企业中的任职情况和她对2025年企业增长路径的规划等。
2月12日午间,杭州娃哈哈集团针对“娃哈哈”商标正在转让这一事件给出了回应。
387件商标转让给食品公司的详情
娃哈哈在其回应声明里指出,当下,总计387件的“娃哈哈”系列商标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集团公司”)转让到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食品公司”)。
“娃哈哈”系列商标最初是登记在娃哈哈集团公司名下的。当食品公司成立的时候,集团公司以“娃哈哈”系列商标当作出资注入到食品公司当中。这次出资经过了评估,并且得到了当时主管部门的认可,“娃哈哈”系列商标也被列入到实物出资项下的无形资产之中,同时,部分商标是以资产转让的方式由食品公司向集团公司购买的。
基于此,食品公司获取了“娃哈哈”系列商标的所有权,而集团公司则得到了食品公司39%的股权。双方依照规定向主管机关提交了商标转让的申请。
之后,由于集团公司和外资公司之间存在历史纠纷,导致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未能完成,而并非是因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禁止转让的事由。在“娃哈哈”系列商标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期间,食品公司作为商标的实际权利人长期自行使用,并且持续授权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使用“娃哈哈”系列商标。
近期,为了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的合规化经营水平,通过对集团公司历史沿革的梳理,依据食品公司章程的规定,集团公司应该依法向食品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完成“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
娃哈哈集团表示,针对这次商标转让事件,目前正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并且没有对集团公司的经营以及资产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历史问题,娃哈哈集团一直秉持着“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态度,以诚信为本,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传来消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对“娃哈哈”商标进行转让,目前“申请收文”环节已经结束,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21日,不过商标的受让主体尚未显示。
宗馥莉执掌娃哈哈后的诸多变革
自从宗馥莉执掌娃哈哈以来,娃哈哈发生了很多的变动。就在2025年1月,宗馥莉对娃哈哈集团旗下多家处于关键环节的公司实现了全资控股。
1月7日,杭州娃哈哈广盛投资有限公司发生了重大的工商变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简称为“娃哈哈工会”)退出股东行列,宗馥莉的持股比例从60%一下子提升到100%,从而实现了对广盛投资的全资控股。
在此之前,宗馥莉全资接手了浙江真宗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启力投资有限公司这两家投资公司。市场方面认为,宗馥莉频繁地完成对这几家关键投资公司的全资控股,这一系列操作表明宗馥莉将娃哈哈的核心经销渠道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自2023年起,宗馥莉的商业版图就在逐渐扩大。企查查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宗馥莉一共在201家企业任职,担任41家企业的法人,这些企业包括杭州娃哈哈启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恒枫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多数为娃哈哈集团旗下或者上下游的公司,宗馥莉在这些公司中大多担任董事长、董事、经理等职务。
2024年11月7日召开的娃哈哈集团2024年销售会议,这是宗馥莉接任集团董事长之后召开的首次娃哈哈全国销售会议。会上宗馥莉宣布,公司2024年的营收重新回到700亿元区间,相比上一年增加了200亿元,涨幅大约为40%。
对于2025年的增长路径,宗馥莉表示,娃哈哈要重点在水、茶方面取得突破,促使五大产品全面均衡发展,实施多渠道网络布局,挖掘多业态销售潜力,集中资源强化终端建设,在2025年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投入到终端建设上,推动销售向终端转型。
责编:梁秋燕
校对: 冉燕青
娃哈哈商标转让事件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合规原因,集团公司正在按规定处理且未影响经营稳定。宗馥莉执掌娃哈哈后,企业在经营结构、销售业绩等多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包括对关键公司的控股调整以及对未来增长路径的规划等。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娃哈哈在经营管理上的不断变革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