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意义与影响 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将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月9日发布的关于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改革的主要内容、相关负责人的解读、业内人士对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看法,以及改革在强化政策协同方面的要点等。

据每经记者周逸斐报道,每经编辑马子卿整理,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

此次改革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内容。其一,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这意味着新能源项目的上网电量基本上都要进入电力市场,其上网电价将通过市场交易产生。其二,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当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后,在结算环节会构建起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对于纳入此机制的电量,将按照机制电价进行结算。其三,要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存量项目的机制电价要与现行政策妥善对接,而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则通过市场化竞价的方式来确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的有关负责人对此解读道,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之前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的方式,已经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而且也没有公平地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这种矛盾日益显著。所以,迫切需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本相较于早期已经大幅下降,各地的电力市场也在快速发展,相关规则也逐步完善,这些都为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创造了条件。

在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方面,要加快实现其自愿参与日前市场。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发展,自2009年以来,陆续出台了多项价格、财政、产业等支持性政策,促使该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达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的40%以上,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煤电装机。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在我国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并且最终要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是必然要求。”从数据来看,2024年1月至7月,我国风光发电占总电量的比重超过了20%,林卫斌认为:“加快推进新能源入市对于完善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健全新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林卫斌还提到:“当然,考虑到新能源的特殊属性以及我国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实现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发展的要求,上述政策在市场交易之外建立了场外差价结算机制,这对于保障新能源可持续投资和发展意义重大。可以避免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新能源投资建设的步伐。”

《通知》提出,要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当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后,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纳入该机制的新能源电价水平(以下简称为“机制电价”)、电量规模、执行期限等内容,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等共同明确。对于纳入机制的电量,如果市场交易均价低于或高于机制电价的部分,由电网企业按照规定开展差价结算,结算费用纳入当地系统运行费用。

《通知》还指出,要完善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加快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林卫斌告诉记者:“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从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程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于2017年与2021年布置了两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省份。2023年12月,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在历经五年试运行后,成为我国首个转入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

之后,广东、山东、甘肃电力现货市场也陆续转入正式运行,而其他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区域仍然处于试运行阶段。2023年颁布的《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规定,只有依序开展模拟试运行与结算试运行,连续运行一年以上并且依据市场出清结果进行调度生产和结算的现货市场才能够转入正式运行。考虑到不同地区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进度,我国电力现货市场要实现全覆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强化政策协同方面,记者注意到《通知》提出:“强化改革与优化环境协同,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林卫斌进一步向记者阐述,对于电源侧储能,“强制配储”并非长久之计,需要与其所配套的电源耦合,共同参与电力市场。例如,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参与电力批发市场过程中,可以依据现货市场价格灵活地储存或释放电能,从而获取电价差额收益,燃煤发电机组配储能够有效改善机组调频性能。对于电网侧储能,抽水蓄能和大型独立储能电站需要以两部制电价为过渡,逐步走向通过容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实现收益。

对于用户侧储能,其发展必须从依赖补贴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参与需求响应和系统调节。要通过立法等方式明确分布式风光储联合单元等主体的独立市场地位,遵循技术中立原则,鼓励各类主体公平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绿色市场等各类市场,与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等经营主体享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同等承担各自在各类市场的经济责任、独自承担市场交易结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改革涉及新能源电价形成、价格结算机制、存量增量项目分类等多方面。这是由于新能源发展现状促使,其大规模发展下固定电价模式已现弊端。改革有助于新能源更好参与电力市场,同时完善现货市场交易等机制也在推进。在强化政策协同方面也有相关规定,业内人士对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见解。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931.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