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求实效,2025年将办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回顾2024年山东在民生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如居民收入增长、就业情况、教育成果、住房改造等。山东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带来多种民生建议和提案,最后探讨如何更好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4日讯,“新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15个”“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开展棚改回迁安置攻坚行动”等工作内容,都在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在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回应社会大众所关切的问题,着重强调要在保障以及改善民生方面下大力气,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地提出,到了2025年的时候,将会“办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从而持续不断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这样一句充满温暖人心、凝聚民心力量的承诺,不仅仅体现出政府对民生相关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也展示出未来政策发展的新方向。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里,民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党和政府开展的所有工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回顾过去的一年,山东的民生答卷相当亮眼,令人感到无比温暖。在2024年期间,全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4.8%、6.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24.5万人,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吸纳就业29.1万人次;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6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数量在全国位居第一;城中村改造安置30.7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万户。这一系列的数据就像是一本“民生账本”,其中满满都是为民情怀。
民生之事没有小事,就如同枝叶总是与情感相连。在山东两会召开期间,代表委员们带来了众多新的建议和提案。例如有关“一老一小”代际供养方面的内容,促进医疗护理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还有全民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等提案。这些多元化的民生话题,是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也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要怎样才能够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个至关重要的事情办得更好呢?从代表委员们的回答当中,记者深刻地体会到,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最为根本的原则,是我们一路克服重重困难、创造辉煌成就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要做到应时而动。这里的“动”,除了身体力行地去行动之外,还要善于“动”脑筋。要积极地回应群众所关切的问题,运用发展的思维去补齐民生短板,深刻认识到民生改善对于撬动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可以说,今年山东两会上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生动地展现出山东聚焦群众心中所关心之事、答好民生幸福这一重要课题的决心和行动,更加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核心要义。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在民生方面的努力与成果,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事规划,2024年民生方面的成绩,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民生提案等内容,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了山东在民生建设方面的积极态度和“民生为大”的理念。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