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月7日开始黄河山东段出现本年度第三次流凌的情况。山东黄河河务部门重视该流凌过程,不断分析预测凌情。文中还给出了2月8日8时黄河山东段具体的流凌长度、上首位置、流凌密度、冰厚、最大冰块面积等数据,并且提到根据气象预报,东营最低气温情况可能使凌情进一步发展,最后对流凌现象进行了简单解释。
受本轮较强冷空气的影响,自2月7日起,黄河山东段迎来了本年度的第三次流凌现象。对于这一流凌过程,山东黄河河务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们不断地对凌情进行滚动分析预测,一刻也不松懈地密切关注着气温以及凌情的每一丝变化。
山东黄河河务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例行巡查统计后发现,在2月8日8时这个时间节点,黄河山东段的流凌长度达到了190.6千米。流凌的上首位于山东滨州惠民归仁险工24号坝(滩桩号31 + 000),其流凌密度在2% - 60%之间浮动。其中,最大流凌密度出现在东营河口清八浮桥(滩桩号205 + 600)。冰的厚度在0.5 - 3厘米之间,最大的冰块面积达到了50平方米。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2月8日至9日期间,东营的最低气温依旧会保持在 - 10℃以下,这就意味着凌情很有可能会朝着更严重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流凌,简单来说,就是在河流封冻之前,冰块和河水共同流动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一般会在冬季以及早春这两个季节出现。当河水开始结冰并且形成冰块的时候,这些冰块或者夹杂着少量冰花就会随着水流而流动。在河流封冻的时候,流凌的危害相对较小,但是当河流开始解冻的时候,流凌就有可能引发“凌汛”,从而导致水位升高。
本文总结了黄河山东段受冷空气影响出现流凌的情况,包括流凌的相关数据、凌情发展趋势,还对流凌现象本身进行了介绍。通过这些内容,让读者对黄河山东段当前的流凌状况以及流凌这一现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