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外贸在总量、增量、质量上“三量”齐升的情况,重点阐述外贸主体的表现以及政策对外贸企业的护航作用。外贸主体方面,民营、外资、国有企业都展现出积极态势,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迅速且在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方面表现突出,外资企业也有不错的发展,国有企业在大宗商品进口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稳外贸政策持续释放红利,出口信用保险在保障外贸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各方也对未来外贸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4年我国外贸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外贸总量、增量、质量达成“三量”齐升。外贸主体活力充沛,主要体现为结构更优、“新”意更足、主体更强、伙伴更多的特点。从外贸主体来看,民营企业成为外贸舞台上的一股强大力量。据海关总署消息,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达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外贸总值比重攀升至55.5%。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60万家,达60.9万家,不断为外贸注入新活力。在全球贸易增速减缓的大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不但保持较高增速,外贸主体地位也越发稳固,反映出我国民营经济稳中有进、向好发展的态势。数据表明,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2.6%,在我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至48.5%。其中,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专用装备进口同比增长超20%,民营企业还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最大进出口主体,是创新创造的引领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刘英分析指出,我国民营企业正逐渐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以保障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构建全球竞争优势。而且民营企业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境外投资拓展国际业务,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这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加强与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意义重大。2024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5%,下半年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全年外资企业注册备案增多,有进出口记录的企业数量比2023年增加1600多家,这表明中国依旧是外资企业发展的机遇之地。国有企业进出口6.61万亿元,在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进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挥着维护经济与市场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功能。2024年我国外贸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新产品新品牌在海外畅销,外贸含“新”量持续增加。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3.1%、32.8%、45.2%,更多高科技新产品加速出海,跨境电商新业态全年进出口达2.63万亿元。这些成果的取得,与稳外贸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密切相关,也得益于政策的保障。2024年出口信用保险被纳入众多政策文件,涵盖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承保金额超10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支付赔款超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7%;服务支持客户超22.7万家,同比增长12.4%。中国信保开展多项专项行动,出台10条惠企举措,2024年支持小微企业19.8万家,同比增长16.2%;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808.4亿美元,同比增长8.6%。刘英认为,未来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提升企业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不断鼓励企业开拓多元市场。民营中小微企业是加工贸易和参与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力量,要通过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构建更高效、稳定的供应链网络,提高抗风险能力。
2024年我国外贸发展成果显著,外贸主体活力增强,“三量”齐升。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在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等方面表现突出,外资企业也稳步发展,国有企业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同时,政策在推动外贸发展上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未来还需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等方面进一步努力,以持续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