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曲水电站:新技术打造的水电新典范,羊曲水电站:数字孪生智慧电厂背后的秘密

羊曲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包括它的地理位置、投产情况、发电量以及它的一些独特的工程构造如国内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还介绍了它的数字孪生智慧电厂以及在环保和对国家战略支持方面的意义,同时也讲述了建设者们的付出和运维人员坚守岗位的精神。

从青海西宁出发,行车两百多公里后,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的交界处,一座宏伟的羊曲水电站映入眼帘。150米高的大坝巍峨矗立,迎水侧黄河水宛如温婉的玉带。这座于2024年12月26日顺利实现“一年三投”目标、总装机120万千瓦全容量投产发电的水电站,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重点水电工程。

羊曲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47.32亿千瓦时,这一电量能满足大约158万个年用电量为3000千瓦时的家庭用电需求。在这里,黄河水汇聚成的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送往千家万户。

羊曲水电站是国内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水电站。黄河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工程部副主任张国盛在1月20日向记者介绍,历经3年建设的羊曲水电站,将巴颜喀拉山奔腾而来的黄河水转化为绿色电能。与常规堆石坝不同的是,它在上游侧底部嵌入了混凝土重力坝。这种独特的设计能充分发挥混凝土重力坝和堆石坝材料各自的优势,防渗效果佳、便于检修,坝体沉降量显著降低,安全性提高,面板及两岸趾板长度缩短,解决了不少薄弱问题。该工程建设和机组安装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为300米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和技术。

张国盛还提到,在建设过程中,多种高分子材料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大坝面板这一重要防渗体系,浇筑后容易产生裂缝,应用的高分子材料能够填充裂缝并限制其发展,目前大坝的裂缝明显很少且多为微裂缝。对于溢洪道、泄洪洞等泄水建筑物,建设团队涂刷新材料提升了抗冲耐磨性,在大坝面板喷涂新型纳固材料则增强了防护,使混凝土致密性更好,提高了防渗性能。

走进大坝一侧的办公区,可以看到黄河公司羊曲发电分公司生产部主任颜增强正在对三维模型电站做最后的调试,这是羊曲水电站的数字孪生智慧电厂。颜增强介绍,通过这个数字孪生智慧电厂,水电站能像人一样拥有“神经”“骨架”“心脏”“血管”和“大脑”,实现自主决策、自动运维。其中“神经”是智能控制系统,“骨架”是数字底座,“心脏”是数据中心,“血管”是智能网络,“大脑”则相当于后期的决策分析。目前,数字孪生框架搭建以及功能模块的开发基本完成。后续将重点着眼于大数据应用、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生产过程的数字仿真,实现水电站运行管理的自感知、自诊断,具备关门运行、远程控制的能力。

在羊曲水电站,不仅有先进的技术应用,在环保方面也有积极作为。在砂石加工及混凝土拌和系统产生的中水处理过程中,采用了DH高效污水净化处理系统,通过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方式高效净化中水,实现了系统中水的净化和循环再利用。

羊曲水电站作为我国±800千伏“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重要支撑调峰电源,对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以及推动国家“西电东送”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截至1月14日,羊曲水电站自投产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5.289亿千瓦时。

“今年春节是羊曲水电站投运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运维人员将继续坚守岗位,在高原默默付出和值守,为千家万户带来光明和温暖,我们心甘情愿。”颜增强说道。

羊曲水电站是一座在工程建设、技术应用、环保和对国家战略支持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的水电站。它有着独特的工程构造,应用了多种先进技术,数字孪生智慧电厂的建设使其智能化水平提高,同时在环保方面积极进行中水净化循环利用,并且在推动国家清洁能源战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背后还有众多建设者和运维人员的默默付出。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189.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